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所示邮票中展示了1949年画家张仃、周令钊设计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图案。设计者对图案进行了说明:红星表示无产阶级领导;齿轮、嘉禾表示工农联盟为基础;四面红旗表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大联合;地图表示新中国,背景光芒四射。下列对会徽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②展现了中国人民大团结精神
③宣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④反映了新型民主制度的特色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 . 1956年6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宣布“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倡议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了民族和祖国的利益实现第三次合作。这一方针的提出
A.结束了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B.促进爱国战线发展
C.旨在调整与西方国家的关系D.形成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22-23高三上·安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3年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拥有7600万会员,1956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拥有1300余万会员,1957年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拥有3400万会员,1957年加入合作社的农民社员人数为1.62亿,同时类似的知识分子、学生和少先队等组织也相继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的成立(     
A.体现了我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C.扩大了政治协商多党合作的基础D.使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
4 . 毛泽东始终坚持各国政党要平等协商,反对搞父子关系。对于苏联党的霸权,他反问道“为什么一个党的决定,硬要一切党都服从呢?为什么不服从就算犯了大罪呢?请问这是什么逻辑,什么是兄弟党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呢?”毛泽东意在
A.协调与国际力量的政治关系B.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独立地位
C.明确国内各政党的执政角色D.全面落实中共政治协商制度
2021-12-02更新 | 68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零诊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9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在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安排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的报告》强调,要克服清一色思想,切实安排好党外人士的工作,并和他们真诚合作,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该报告反映了我国
A.政治领域的拨乱反正工作完成B.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到新阶段
C.民主党派成为执政党的一部分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状况,其实就是各种主体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甚至是相互博弈的产物,它受制于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规模大小、人口多少、经济状况、信仰方式等诸多因素。因此,严格来说,一国民主政治的具体形态只能在各种主体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达致。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应当看到民主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有代议民主,也有协商民主,有直接民主,也有间接民主,还有其他类型的民主。民主的不同提醒我们,要以差异、共存的思维看待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费孝通先生说得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国梦是对中华文明的现实坚守和未来进行的想象与憧憬,这样的中国梦,显然不是“宪政”一词可以概括的,不是“宪政梦”可以指代的。

——摘编自喻中《“中国梦,与民主政治道路的选择》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政治探索及建设的相关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2-23更新 | 29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届年高三下学期核心模拟卷(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在上古时期就形成了一套以王为中心的具有开放性的多方参与的决策体系。在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后,协商政治更为活跃。秦朝时,凡是重大事件如议帝号、封建、封禅等帝王都与大臣商议。汉代承袭此制,协商的议题更为广泛,如立嗣、立法、人事任免、教育、盐铁专卖、边事、出战、迁都等重大问题都要进行协商。隋唐建立起一套“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施行”的三省六部制的“决策执行"机制,将定策、审议和执行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由皇帝进行集中裁决,以宰相为代表的中枢辅政集团协商议事是皇帝最终裁决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历朝历代均设置言官.其专门负责协商议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制度上既保证言路的畅通又避免言论的混乱无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政治统治一直保持着中央集权,而社会管理却相对分散,以士绅为代表的地方精英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与地方政府共同管理当地事务。

——摘编 自齐惠《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协商”因素》

材料二   1978年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明确了新时期各民主党派的地位,强调各民主党派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民主党派有了政治身份,这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前提。1982 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十六字方针”,“十六字方针”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发展而来,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协商合作的坚定决心。随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立,在城乡社区出现了村(居)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民主恳谈会及社区论坛,在企业内部形成了集体协商、劳动恳谈等各种形式的协商民主。

——摘编自孙存良《新中国70年协商民主建设的历程、经验和展望》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协商政治与改革开放新时期协商民主的相同点,并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协商政治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新时期协商民主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协商政治的认识。
2022-04-20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在人民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共同纲领》草案时,许多代表建议在总纲中明确地把社会主义前途规定出来。周恩来解释说,新民主主义一定要向社会主义发展,“这个前途是肯定的,毫无疑问的,但应该经过解释、宣传特别是实践证明给全国人民看。……所以暂时不写出来,不是否定它,而是更加郑重地看待它。”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对民主党派缺乏诚意B.对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C.看好新民主主义前途D.重在以实践检验真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2021年3月的中美高峰论坛中,杨洁篪回应美国“与众不同”的开场白:“美国没有资格对中国居高临下讲话,中国人不吃那一套。”七十多年前,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开幕词中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对七十多年前这次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通过了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B.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
D.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动员是指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的过程。社会动员的内容植根于社会变迁和本国经济发展之中,是由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动员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动员的主要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新民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动员的主要内容是为打破帝国主义势力的封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初步实现四个现代化;新时期,社会动员的主要内容是动员和组织广大民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摘编自张骞文《社会动员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