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国家政治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天下之变局”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变局”对西周至秦汉时期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9、10、11分别体现的中国当时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归纳这种政治发展的趋势。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图12、13分别代表的政治体制,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材料四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探索与建设所作的努力。
(5)有人说,西方的代议制优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018-03-2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舒城干汊河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材料2

材料3   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展开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建成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的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偏重沿海沿江地区的现状。

——陈争平、兰日旭编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4

(1)依据材料1~2,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50年代我国是如何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2)依据材料3~4,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特点。
(3)依据材料3~4,结合所学,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积极意义。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该宪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编纂民法典的背景。
2022-01-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豆选(版画)李焕民

图片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陕甘宁边区以及各个根据地的时候,采用了一种“三三制”的政权模式—也就是说,在政府干部当中,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基层政权由老百姓直接选举产生、在有关当时的一些电影资料中,人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一群敦厚、朴实的农民举行“豆选”、几位乡干部背后的条桌上都放着个粗瓷海碗,全村成年村民每人都攥着一颗黄豆、他们有点腼腆,又有点陌生地依次走过乡干部的背后,如果同意谁当村长、乡长,就把豆子放在谁身背后的碗里、最后,由得豆最多的人当选、“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句上世纪40年代流传于延安地区的民谣,生动再现了陕甘宁边区在艰苦环境下运用“豆选法”进行选举的场景。

——王乐《党史文物的风云岁月:延河岸边的“豆选法”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二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教育和公民的民主实践、其中各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指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内民主制度等的确立。

——张荆红《建国初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选举的原则、特点和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本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衰败,才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后的近110年时间里,中国成为全世界几乎所有大小帝国主义国家掠夺的对象,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为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起反抗,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这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

——《孙中山文集》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的国民志愿,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做了什么努力?有何意义?

材料三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改革开放后30年实现的“民主增量”又有哪些?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2018-02-0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政治制度总是与时代和国情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创建了前所未有的帝国体制,一个管辖全国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这是一种先秦时代没有的中央集权制,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于郡、县、乡、亭、里。这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

——《国史十六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前所未有的帝国体制”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2004年的国庆日演说

(2)材料二中美国总统为何说自己“站在笼子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除此之外美国还在哪些方面实现了权力的制衡。

材料三

(3)以上两部文献体现了近代以来我国政治发展的哪种趋势?任选其中一部文献分析其意义。

2018-02-0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