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1954年宪法在制宪模式、制定程序与内容以及宪法文本的语言表达方面均受到了外国宪法的影响:但同时,宪法的制定者们也关注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在文本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增加“中国元素”,力图在本土与国外经验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该学者意在说明
A.五四宪法的制定符合中国国情B.五四宪法兼具开放性与本土性
C.五四宪法具有开放性与模仿性D.五四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1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太祖措施的目的和此后明代中央行政制度变动举措。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古代到现代我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3 .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B.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建立
C.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尚未结束D.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结束
4 . 1954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提出后的几个月里,宪法起草委员会先后召开七次会议,对宪法草案进行讨论和修改。全国各界共有1.5亿多人参加宪法草案的讨论,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说明1954年宪法
A.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是新中国直接民主制度的产物
C.得益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其制定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法治即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实施法治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五表凡以遗嘱处理自己的财产,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七表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

第九表不得为任何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诸八议者(注:八议者指与封建贵族有关的亲、故、贤、能、功、责、勤、宾等人),犯死罪——议定奏裁(注: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

材料三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人民自己创造出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先生“悉以宪法行之”中的宪法指什么?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法治”的认识。

2018-09-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6 .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7 . 观察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