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2022-08-13更新 | 340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它的颁布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材料中的“它”
A.是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C.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D.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
2021-08-09更新 | 156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云东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用一个组织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该结构包括一个独揽大权的皇帝个训练有素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个军用驰道网和北方的长城;所有这些使中国得以维持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册

材料二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把近百年来困扰英国不休的主权问题解决了:既然议会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四   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其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尝试,很快就归于失败。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摘编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共同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表现。
2021-06-10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4 . “它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它的里程碑作用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制度,是国家长治久安,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它”
A.增强了临时宪法的作用B.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开展
C.反映了基层民主的创新D.体现了多党合作的特点
2020-08-10更新 | 650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公布后,山东开展群众性的宣传活动。6月15日到9月上旬,有1336.5万余人听取宣传报告并参加讨论,共提出修改、补充意见达134332条。这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B.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C.民众参政意识的高涨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新中国极简史》等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秩序”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2020-04-02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0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3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
A.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公布了“一五”计划
C.通过了《共同纲领》D.宣布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8 .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根据《选举法》在完成基层选举的基础上,由省、市人民代表大会,中央直辖少数民族行政单位,以及军队单位和华侨单位选举产生的1226名代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据此可知,本次大会
A.初步建立了人民政协制度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C.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D.实现了各党派共同执政局面
9 . 中共中央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起草工作后提出宪法草案初稿,1954年3月交宪法起草委员会讨论通过,然后组织全国各大城市各方面代表人物8000多人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讨论修改而成宪法草案,于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又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约有15亿人参加讨论…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该宪法出台的过程说明了
A.宪法修订程序是极其复杂的B.宪法制定的严肃性和群众性
C.宪法的出台经过了充分讨论D.宪法是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
10 .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图片展,展览内容按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5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封面B.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C.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内容片段D.中国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