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袁世凯掌权的既成事实情况下,民主共和派煞费苦心地设计出一幅理想的民主共和国的蓝图,希望借此对其加以约束。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施行。《约法》开宗明义:“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规定了人民的自由、权利和义务。三权分立、互相监督、互相制衡为《约法》完全接受,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这四章规定三权及其关系,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结构。

——摘编自刘锡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析》

材料二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奠定了新中国宪政的基础。五四宪法是中国历史上人民第一次自主制定的宪法,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地位,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与人民民主原则。五四宪法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宪法的崭新历史,在根本上巩固了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权的合法性,确认了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宣告了人民权利受到宪法保障的事实,其精神延续至今。

——摘编自韩大元《论1954年宪法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五四宪法的主要不同。
2020-01-1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2 . 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是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原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前总统布什的讲话

材料三   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从民族的存亡出发思考中国的出路,是近世以来中国宪政思想生成演变的基调,建立真正的民主宪政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老主题,也是一代代中国人永不放弃的价值追求。……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摘编自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1)概括材料一的主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西方代议制下如何实现把权力“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3)用史实说明建国后中国人在追求“宪政梦”的道路上所取得的成果。
2020-06-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成功后,对于新政府的组织形式,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多数成员都认为应仿效美国.宪政体制。当时袁世凯实力极其强大,革命党所拥有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相抗,而革命党人让临时大总统于袁世凯,改变政体安排,并用根本法对其权力加以限制成为他们当时所面临的最后选择。1912年3月,《临时约法》被制定与实施。作为我国历史上首部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它,首度以根本法的角度对“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等现代宪政体制意义上的事项作了制度性规定,展示着我国民族资产阶级构建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宪政体制的美好期愿。

——摘编自王熙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施受挫原因分析》

材料二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奠定了新中国宪政的基础。五四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宪法地位。五四宪法承继并完成了《共同纲领》的建国目标,延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传统。它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宪法的崭新历史,在根本上巩固了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权的合法性,确认了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宣告了人民权利受到宪法保障的事实,其精神延续至今。

——摘编自韩大元《论1954年宪法的历史地位与时代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五四宪法的共同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把封闭古老的中国推上了近代的征程,从此揭开了中国近代的用之,因而在沉闷宁静的思想界掀起了阵阵波澜。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之——洪仁玕,为了巩固太平天国的领导政权,写下了政治巨著《资政新篇》,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努力寻求拯救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途径,为中国寻找民族独立和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摘编自《浅析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材料二   为保卫辛亥革命的政治成果,防止袁世凯上台后倒行逆施搞封建复辟,南京临时政府迫切希望制定一部国家根本法来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明确规定人权“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并在第二章“人民”部分规定了广泛的权利就权力分立与制约原则而言,《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试图建立一个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民主共和国。

——摘编自韩大元《辛亥革命与宪法学知识谱系的转型》


(1)拫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洪仁玕创作《资政新篇》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临时约法》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