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优秀的政治文明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进入民主化之路的,他们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并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用宪法的权威给国王套上了羁勒。

——摘编自纪之景《英国政治制度: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为标志,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全新的政治体制”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政治体制确立的途径。
(2)材料二所列条文出自中国近代哪一部重要法律文献?指出其确立的政治体制及历史地位。
(3)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出两项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民主政治制度。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以来,中国在政治上便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的国家体制。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思想上也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近代中国在抵御外侮中又形成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性格……总之,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也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特色。   

     ——摘编自陶文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材料二   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而言,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破解中国与欧美工业化先发国家差距拉大的“后发劣势”问题。但当时的新中国仍处于农业社会,工业只能生产纱、 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甚少的日用生活消费品;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品原煤、原油、钢的产量分别仅为美国的7.34%、0.05%和0.22%。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发展工业却得不到农业、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支撑。就农业而言,1949年,中国粮食、棉花、油料和糖料的人均产量分别只有208.95公斤、0.82公斤、4.73公斤和5.23公斤。就人力资本而言,1949年中国人口的文盲率高达80%,而小学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分别只有20%和3%,高等院校的在校生只有11.7万人。不仅如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的封锁、禁运也阻碍着新中国的发展。但新中国却克服了一切困难,仅用了近30年的时间便实现了对“后发劣势陷阱”的成功突破。

——摘编自郑有贵《实行集中力量办大事对后发劣势的成功破解》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特色”形成的历史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遭遇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并列举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成功突破“后发劣势陷阱”重要的政治、经济举措。
2020-11-21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大事记(部分)

1911年
10月武昌起义成功,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11月全国十几个省去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随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月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逐渐攫取清政府大全,并向南方革命党人施加压力.
2月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王朝宣告结束
2月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提出辞职,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月孙中山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 第十三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得就有关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大计及其他重要措施,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建议案。

——摘编自1949年《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近代民主化进程中的地位并概述辛亥革命局限性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重要转变,并简述人民政协需要继续存在和发展的目的。
2020-11-12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考)
4 .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是三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材料一   5表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2)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请举例说明。
(3)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4)该宪法起到什么作用?
(5)1954年宪法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
(6)该宪法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用一个组织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该结构包括一个独揽大权的皇帝个训练有素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个军用驰道网和北方的长城;所有这些使中国得以维持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册

材料二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把近百年来困扰英国不休的主权问题解决了:既然议会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四   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其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尝试,很快就归于失败。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摘编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共同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表现。
2021-06-10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6 . 从古至今,法律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律是可以移植的,人类社会很早就开始通过移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来建立自己的社会秩序,法律移植也一直被当作促进社会变革的最直接、最有效率的工具。立法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在立法过程中对其他国家相关规则的考察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早在古罗马时代,罗马的立法者在立法之前也总是要派代表去其他城邦考察。从历史发展来看,欧洲国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对罗马法研究和移植的热潮。

——摘自信春鹰主编《全球化与多元法律文化》等

材料二   在专制统治环境下,中国古代不具备产生诸如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近代民法观念的条件。……1907年清廷设立修订法律馆,“参酌西洋法制”,起草民、刑各法典。……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继续主持起草民、刑法典,称为“第二次民律草案”。1930年,国民政府在之前民律基础上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颁布实施。此前,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和列强续签商约时,提出废除领事裁判权,列强均以颁布民商法典、法治完善为放弃该权的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序言

材料三   1954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

——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罗马法体系发展的主要历程,概括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重要地位。
(2)指出材料二中国法制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54年宪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简析1954年宪法的意义。
2021-06-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2)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说明理由)
(3)材料二中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
(4)该宪法起了什么作用?
(5)材料三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6)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021-10-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共同纲领》内容摘要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思想观念?写出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的全称,并简析这部宪法对于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
(3)据材料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联系所学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该宪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020-04-0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备战2020年高考历史之热点话题深入解读-第七期3月热点疫情解读——发挥集体优势,彰显政治自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的自由主义绝大贡献正在这一点,只有民主的政治方才能够保障人民的基本自由,所以自由主义的政治意义是强调的拥护民主。近代代议制度是英国人的贡献,成文而可以修改的宪法是英美人的创制,无记名投票是澳洲人的发明,这就是政治的自由主义应该包含的意义。现代的自由主义,还含有“和平改革”的意思。在近代民主国家里,容忍反对党,保障少数人的权利,是和平的政治社会改革的基础,已成了当然的政治作风。反对党的对立,严格的批评监督,使人民可以有选择的机会,使国家可以用法定的和平方式来转移政权,是现代民主国家做到和平革新的大路。

——摘编自胡适《自由主义》

材料二 五四宪法在“序言”部分写道:“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五四宪法总结建国5年来的实践经验,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1954年宪法的里程碑作用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制度,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长治久安,坚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完善,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马克思指出:“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恣意横行。”新中国后来的宪法及其宪法修正案是对1954年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在国体、政体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及外交等各项基本制度方面是一脉相承。

——整理自杨晓青《五四宪法是党探索民主法治建设规律的里程碑》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4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并分析其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西方近现代“民主政治和自由主义”的关系。
2020-03-1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注重法治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材料二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法审,则上尊而不侵……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三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法学家椰林格《罗马法精神》

材料四   人们为保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幸福而订立社会契约;为维护契约的权威就要制定强制性法律;法律既是维持人权的需要,……因而立法的基础是人的理性;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国家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没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力。这一切就是启蒙运动中提出的法治观念的主要涵义。用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君主、贵族为标志的封建特权,是资产阶级法学兴起时期的核心要求。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五   “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六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力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利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指出材料二中韩非子认为法的职能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罗马法的地位及其对后世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中提出的法治观念的主要内涵。说明资产阶级法学兴起时的核心要求。
(5)概述材料五的思想核心。分析材料五中思想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
(6)根据材料六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实现“民治”的。
2020-02-0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