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下列选项中和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文件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或评价
《共同纲领》确立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规定我国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①新中国成立后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①三大战役胜利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022-02-22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21-04-2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克服西方两党制和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指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2021-02-01更新 | 779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这一政策
A.是计划经济在国家建设中的具体应用B.意在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对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指导作用D.旨在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一规定表明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
B.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人大职权
C.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新中国政权组织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D.《双十协定》
7 . 下表为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决议与其通过的《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这次会议
主要决议《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
定都于北平,并改名为北京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采用公元纪年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A.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B.彻底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必须负责将人民解放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第十七条 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

第二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

——节选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条   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

第十五条 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节选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1982年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确定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还提出要发展包括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形式。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根据“一国两制”方针规定了特别行政区制度。宪法规定“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明确指出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摘编自许安标《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特点,并简析其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内容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2年宪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9 . 《共同纲领》是建国初期的施政纲领。以下内容出自该文件的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C.“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0 . 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某份文件的“序言”中提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下列有关这份“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B.建国以来经验教训的总结
C.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D.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