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表1是全国法院行政案件统计表,表中的现象反映了
受案数(件)原告撤诉率(%)原告败诉率(%)被告败诉率(%)
1992年2712537.8435.9321.98
2001年10092132.3828.6125.67
A.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B.中国建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C.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已经完全得到保障D.依法治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2020-11-18更新 | 333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统计,从1993年到1998年3月,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法律及有关法律的决定有129件,通过法律85件,通过有关决定33件。国务院和全国各地还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这些举措
A.主要是为了开展普法教育B.旨在加强立法监督
C.加强了“依法治国”的基础D.树立了法律的权威
3 . 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法典立法工作因各种原因五次搁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这说明我国
A.逐步确立依法治国方略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C.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健全D.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全面建成
2020-09-07更新 | 600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西崇左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4 . 1978   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加紧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2020-08-05更新 | 511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7届广西区钦州市钦州港开发区中学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5 .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这部宪法的颁布
A.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政制架构B.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规范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实践D.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6 . 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历经四次较大修改而与时俱进。综合下表修改内容,这一历程本质上反映
时间会议修改内容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巩固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化
C.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完成D.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20-06-22更新 | 97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南宁市“4 N”高中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以下表格的信息说明  
时间 表现
1982年宪法制定前夕 邓小平指出:“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
1982年 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重新规定,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改为第二章。
20世纪90
年代
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这个时候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了“管理法”的色彩。
A.法律使人民获得感增强B.依法治国理念不断强化
C.社会主义民主基础扩大D.国家关注公民基本权利
2020-06-19更新 | 256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邓小平在1980年谈到“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文化大革命”),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此言论意在
A.说明“文革”破坏了民主与法制B.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强调民主与法制是社会发展的保障D.为改革开放做政策准备
9 . 在比较的意义上,正如陈云同志所言,它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具有历史转折的意义,无论给予多高的评价,在我党的历史上,都不算过分。陈云所说的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七大
2020-01-07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10 . 1978年12月,邓小平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些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这说明在立法问题上,邓小平
A.着力构建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B.倡导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C.注重地方与中央、点与面结合
D.强调立法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019-12-08更新 | 288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