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颁布了《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我国
A.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B.法律法规制定的越来越多
C.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D.人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
2 . 1979年7月中国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又出台了《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等相关法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入世承诺在五年内清理和修改了2000多种法律法规。上述举措
A.保障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性发展
B.主要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说明中国已经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3 . 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扎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革’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021-01-20更新 | 11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届江苏启东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戴仕军在《李鸿章研究概述》中讲到:受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不同特点的影响,关于李鸿章的研究存在明显的时代烙印。大致分为三个时段:(一)1949年前:奠定基础,毁誉参半;(二)1949—1978年:价值重建,批倒批臭;(三)1979年至今:初步繁荣,重新评价。出现不同评价的主要原因是
A.时代特征影响评价标准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
C.史学界受阶级斗争史观的影响D.李鸿章本身的复杂性与矛盾
5 . 下表中三部法律文献的制定
时间文献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表明我国法律体系完备
B.确立了“依法治国”理念
C.宣告人大立法工作完成
D.推动了民主法制建设
6 . 据统计,从1993年到1998年3月,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法律及有关法律的决定有129件,通过法律85件,通过有关决定33件。国务院和全国各地还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这些举措
A.主要是为了开展普法教育B.旨在加强立法监督
C.加强了“依法治国”的基础D.树立了法律的权威
7 . 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完善,下列法律文件的相同点是
A.都规定了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B.都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原则
C.都体现了人民主权和宪政原则D.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8 .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形式上看,1982年宪法是在修改1978年宪法基础上形成的;但从实质上看,1982年宪法是在“否定”1978年宪法基础上形成的。因为,1982年宪法虽改自1978年宪法,但是它所继承和发展的不是1978年宪法的基本原则,而是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以来,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现行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还提出要发展包括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形式。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根据“一国两制”方针规定了特别行政区制度。宪法规定“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明确指出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摘编自许安标《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2年宪法继承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并概括1982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行宪法”所体现的基本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
9 . “真正政治意义在于改革,即去除革命激进主义(“文化大革命”),确立宪法权威……重新构建社会与政治、经济秩序,并且首次宣示宪法作为根本大法,任何个人、组织均不得凌驾于宪法之上。”高全喜教授评论的这部法律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 . 学者俞可平曾指出:建国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民主存量”,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据此推断,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一“增量”的是
A.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