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的宪法草案内容有(     
①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固定任期
②赋予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订地方法规的权力
③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实行等额选举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3-09-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法治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至1942年,是中国敌后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敌后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全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基本路线和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民主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提出,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简称八二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通过。八二宪法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深刻变革的关键时刻,以根本法的形式,重述了民主集中制这个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使共和国这艘巨轮,载着人民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梦想,劈波斩浪,把中华民族带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新时期。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为了巩固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采取的具体措施,并分析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八二宪法的制定背景及其历史地位。
2022-12-04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78~1992年,中国迎来立法的高峰期。在这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了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重要法律达230部之多。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
A.保障了三大改造的实施B.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依法治国
C.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2022-07-21更新 | 525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这部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随着它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同时废止。这部法律是(     
A.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行将满40周年,以下条文摘自这部宪法及其修正案的有
①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2-06-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原则和规则,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这部宪法
A.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C.初步构建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D.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2022-06-21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7 .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法律),惧民之有争心也……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

——《左传·昭公六年》

材料二   安陆应城县人张江陵与妻吴氏共骂母黄令死,黄忿恨自经死,已值赦。案律,子贼杀伤殴父母,枭首;骂詈,弃市。妇谋杀夫之父母,亦弃市……詈之致尽,理无可宥,江陵虽遇赦恩,故合枭首。妇本以义,爱非天属,黄之所恨,情不在吴……吴可弃市。

——整理自程树德《九朝律考·晋律考》

材料三   1982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1978年宪法做重大修改。此次修宪,比较彻底地剔除了“文化大革命”给政治制度留下的影响,成为迄今为止所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法律框架。

八二宪法一是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二是强化了民主与法制建设,首先表现为健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是贯穿改革开放精神,四是重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与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主要观点及理由,结合所学指出该言论所针对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判断,张江陵与妻吴氏所判刑罚哪个更重?结合所学,指出其量刑的原则和这一时期法律的重要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1982年宪法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重要进展,分析1982年宪法的意义。
8 .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我国先后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进行了五次宪法修订。下列条文最早应出自
对宪法部分内容作适当修改: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宪法序言,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成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1993年修正案B.1999年修正案
C.2004年修正案D.2018年修正案
2022-06-05更新 | 26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 5月阶段性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4年宪法的里程碑作用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制度,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长治久安,坚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完善落勃发展的重要保证。马克思指出:“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矛盾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露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恣意横。”新中国后来的宪法及其宪法修正宽是对1954年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在国体、政体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及外空等各项基本制度方面是一脉相承。

——杨晓青《五四宪法是党探索民主法治建设规律的里程碑》

材料二   新中国自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后,1975年全面修改宪法,是在“文化大革命”辅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1978年宪法由于受当时历史备件的限制,其内容也不能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1979年初,中央开始酝酿对家法进行全面修改,198217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八二宪法”),其后不同阶段,通过宪法修正靠的形式对宪法又进行了五次修改。

——黄宇菲《百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家法的发是历程》

材料三   西方的自由主义绝大贡献正在这一点,只有民主的政治方才能够保障人民的基本自由所以自由主义的政治意义是强调的拥护凡主。近代代议制度是英国人的贡献,成文而可以修改的宪法是英美人的创制,无记名授要是澳洲人的发明,这就是政治的自由主义应该句舍的意义。现代的自由主义,还含有“和平改革”的意思。在近代民主国家里,容忍反对党,保障少数人的权利,是和平的政治社会改革的基础,已成了当然的政治作风。反对党的对立,严格的批评监督,使人民可以有选择的机会,使国家可以用法定的和平方式来枝移政权,是现代民主国家做到和平革新的大路。

——胡适《自由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并分析其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2年宪法经哪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分析其全而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022-05-28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为此
①维护宪法权威
②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③首次完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