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1982年宪法将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并列为三支基本的社会力量;新增“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条文;承认国营、集体、个体三种经济都不可缺少,申明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益等。这些变化表明,1982年宪法
A.确立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B.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
C.加快了四个沿海经济特区开放的步伐D.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2 . 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改变了以往先规定公民义务,再规定公民权利的做法;同时,该宪法也保留了1975年宪法中一些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的条文规定。这表明我国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B.民主法治建设曲折发展
C.社会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依法治国D.公民权利得到制度保证
3 . 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把编纂《民法典》作为重要的立法任务;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的出台
A.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B.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
C.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标志着我国开始依法治国
4 . 经过一年多的起草、讨论、修改,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在新时期获得的新鲜经验。该决议
A.开启了中国特色民主建设历程B.有助于改革开放实践的开展
C.巩固了市场经济体制创建成果D.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法律依据
5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宣布取消1978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有“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的规定,由此可见当时(   
A.1978年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
B.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
C.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D.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
2021-09-22更新 | 697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1978年,我国主要产品产量是:粮食6095.3亿斤,棉花4334担,布330.9亿尺,钢3178万吨,原煤6.18亿吨,原油10405吨,铁路5.17万公里,各类轻重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有显增长。1978年,我国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在改革开放前,中国按人均收入在世界最贫穷国家之列,而我国的教育发展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摘编自李文《新中国改革开放前打下的坚实基础》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事立法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是以下四部法律:一是1986年《民法通则》,确立了民事行为和民事权利保护的基本规则;二是1999年《合同法》,实现了我国合同立法的统一化、体系化与科学化,构建了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则;三是2007年《物权法》,构建了我国产权制度的基本框架,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市场的正运行奠定了法律基础;四是2009年《侵权责任法》,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科学合理的侵权法体系和规则。最高立法机关还先后颁布了《海商法》《公司法》《保险法》等民商事法律。不论是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以及人格权法等基本民事制度,还是民法方法论,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都进步迅速,民法著述更是汗牛充栋,蔚为壮观。在短短的四十年内,我国民事立法走过了西方数百年的法治发展道路,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摘编自王利明《中国民法学七十年: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打下的坚实基础。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法学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7 . 进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对民主宣传得不够,实行得不够,制度上有许多不完善,因此,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为“努力发扬民主”
A.我国开始了普选人大代表的工作B.人大会议取代了政协会议职能
C.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孙中山先生所创建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和1925年《国民政府组织大纲》中设置监察部的规定,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监察院为国民政府最高监察机关。”1932年,国民政府通过《监察委员保障法》,保障委员的监察权力。监察委员的监察对象上至总统下至地方小吏,凡违反国家法令、贪赃枉法,损害社会和人民利益的,均可弹劾。1937年,国民政府在各省设监察区,派遣监察使。监察使不但行使弹劾权,且负责各区内公务员的行动、人民疾苦和冤情、区内公署之设备等事项。

——摘编自张爱华、王占华《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实践初探》

材料二   2018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保障了我国反腐败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这对于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监察体系,实现改革与立法的衔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摘编自陈光中、兰哲《监察制度改革的重大成就与完善期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推进监察工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加强监察立法的意义。
9 .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案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据此可知
A.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B.食品生产标准体系确立
C.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D.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国家重视
2021-01-29更新 | 834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民法典对罗马法物权制度的继受内容很多。在对罗马法的学习、借鉴和取舍中,法国民法典接受了很多罗马法的法律概念,有了自己的高度,同时又进行了丰富与发展。比如在加工物的归属上,法国民法典就没有机械的照抄罗马法的规定,而是创造出有特色的处理方式,更重视加工人的劳动,也兼顾到原材料所有人的利益,比罗马法要进步。在使用权上,罗马法将奴隶与兽一起作为役使的客体,奴隶只是物而不是人,法国民法典没有将罗马法中的对奴隶的使用权继承下来,而是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的指导下将罗马法这种落后的规定弃之不用,彰显了人权精神。

——摘自包娟《法国民法典对罗马法物权制度的继受》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本历程

时 间内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
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
1962-1964 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
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
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20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
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
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
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法典发展完善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民法典编撰进程的不利和有利因素。
(3)谈谈你从中、法民法发展历程中得到的历史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