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1982年宪法增加了保护公民人身自由的规定:“禁止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一规定是建立在
A.中共八大对基本国情准确分析的基础上B.吸取“文化大革命”惨痛教训的基础上
C.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这一根本目的基础上D.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大讨论的基础上
2021-12-17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
2 . 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改变了以往先规定公民义务,再规定公民权利的做法;同时,该宪法也保留了1975年宪法中一些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的条文规定。这表明我国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B.民主法治建设曲折发展
C.社会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依法治国D.公民权利得到制度保证
3 .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健康发展,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守法用法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下列有关新时期法治建设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B.1954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
D.20世纪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4 . 下列内容选自不同时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按其最早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③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机关,行使自治权。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①④③②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③①②
5 .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有关国家组织和国家制度建设、刑事、军事和国防等方面制定了大量法律,其中商标法、会计法、审计法、保险法、计量法、公司法、外资企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制定引发了社会强烈反响。得到国内外各方的积极评价。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已具备依法治国的制度基础B.科学立法的水平不断提高
C.已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D.法治建设回应了时代需求
6 .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颁布的宪法都是四章,1982年以前的宪法结构顺序是“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82年宪法的结构顺序是“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宪法结构这一变动(     
A.昭示着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B.凸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
C.确立了国家实行依法治国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7 . 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成就表,这说明
时间名称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年代初期1982年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共十五大召开前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
1997年至今证券法、合同法、反垄断法、行政复议法、侵权责任法、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
A.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B.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C.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
2021-11-16更新 | 201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我国“八二宪法”修订内容(节选),据此可知
时间内容
1988年(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割经济的补充
1993年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稳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比例的协调发展。”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1999年(修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改革开放逐渐背离了初衷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法治保障了社会稳定发展D.法制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9 . 中央十八大首次以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其中“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一个核心点。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在法治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属于20世纪90年代法治建设成就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后不同时期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GDP中所占比例(%)

时间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1952年21.3%78.7%
1956年92.9%7.1%
1978年99.1%0.9%
1992年86.59%6.7%
1997年69.73%17.9%
2002年49.46%
2008年30.1357.6%

——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解析》等

材料二:历次宪法对所有制的表述

1954年宪法“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量和国
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鼓励和指导它们(资本主义工商业)
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1982年宪法“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88年宪法修改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
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9年宪法修改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
2004年宪法修改“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
财产权和继承权”

——据《新中国成立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及启示》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经济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拟一个主题并作出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