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暂停民法典的起草,转向先分别制定单行法,1998年八届全国人大决定恢复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决定加快民法典的起草工作,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
A.国家治理体系趋于完备B.法制建设适应经济发展
C.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D.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完善
2021-04-12更新 | 1103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据此可知,1982年宪法的突出特点是
1954年宪法目录序言1982年宪法目录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国家机构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
A.更加重视公民的权利B.确立了依法治国方向
C.凸显了保障人权理念D.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则
3 . 我国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的制定。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布委员长会议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要予以公开,广泛征求意见。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增加以网络的方式征求意见。这一发展过程
A.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
C.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2021-04-01更新 | 1051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形成过程,据此可知我国
时间进程
1954年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取得实际成果
1962年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取得实际成果
1979年制定一部完善民法典的条件尚不具备
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A.法制建设逐渐体系化、完备化B.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
C.法制建设在曲折发展中逐步完善D.新时期法制建设逐渐走向正规
2021-03-02更新 | 669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案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据此可知
A.国家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B.食品生产标准体系确立
C.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D.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国家重视
2021-01-29更新 | 834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同心顺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202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这些成就表明
A.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已经初步奠定B.民法典取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完善D.中国的立法制度和司法制度正式确立
7 .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三法合一”,开增加了简化投资手续、俅护投资者利益等新内容。这一事件反映出中国
A.立法进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B.基本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C.继续吸引外商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市场接轨
8 . 1957年毛泽东说“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1978年邓小平说“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014年习近平说“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这主要说明在我国
A.始终贯彻依法治国方针B.人民是法治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C.民主政治有了法律保障D.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日益增强
2021-01-17更新 | 424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观察图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理解正确的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
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20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
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A.社会发展助推法制建设B.法制建设服务于政治需要
C.开始确立依法治国方略D.法律制度建设已臻于完善
10 . 中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文件是
A.《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B.《中国的粮食问题》
C.《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D.《食品安全法修订案》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