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民主建设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对地方和基层的科学管理是政府有序运行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忽必烈即位后,宋、金以来的地方监临区划一路,在金元之际的战乱中或分割、或增设,数目大大增加,并不能承担统领府、州,对中央负责的职能。忽必烈不时以中书省宰臣挂上“行某处中书省事”的头衔,代表中央出外,临时主持地方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事务。因事而设,事已则罢,治所和辖区都不固定。……元廷于至元二十三年对行省官制统一进行改革,规定此后行省官员不再以中书省宰相之名系衔,而单称某某行省平章、某某行省右丞之类,以区别于都省(即中书省)官员。至此行省有了自己独立的官称,中央派出机构的色彩完全消失,成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元朝行省制度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当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体。……中央通过各种制度杠杆对行省进行遥控。行省处理辖区内事务在原则上都要接受监察机构的监察。

——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1787宪法的目标不是要建立一种由人民来进行统治的政府体制,也不是要建立一个由精英来进行统治的体制。……政治是一中妥协的艺术。制定宪法的国父们试图调和当美国存在的各种矛盾,使国家的运行变得更加稳定、有序。……美国1787宪法在政府体制的构件上恰当好处地处理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实现了“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

——摘编自袁明《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

材料三   第五条……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1)阅读材料一,概括元朝行省机构职能的演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央通过各种制度杠杆对行省进行遥控”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1787宪法中关于“垂直方向上的分权制衡”的具体内容。除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外,宪法还调和了哪些“当时美国存在的矛盾”?用句话概括美国1787宪法的历史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说明这部宪法对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意义。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发展基层民主的具体形式。
2020-02-1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时(建国初期)中国国民文化水平还比较低,选举投票、举手等多种表决形式还只能是“形式主义”的,长时期内没有实现城乡同比例选举。1979年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扩大到县一级,在投票方法上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制;1995年对人大选举法进行修改,规定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中,农村和城市所代表的人口比例数由过去的8:1修改为4:1,2010年3月,人大选举法正式确定了城乡同比例选举。

——陈晓丹《代议制视角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解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选举制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举制度变化的原因。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的恶当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尽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统治,这由于政体不好的缘故,不是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二   1978年12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在讲到民主和法制的关系时,邓小平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他强调:“必须使民主法制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改编自金冲及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行“政治革命”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初期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以及新时期民主制度逐渐完善的表现。
2020-01-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官吏除了享受国家给予的俸禄外,还享有一系列的特权。比如《唐律》规定,五品以上抵徒刑二年,九品以上抵徒刑一年。……官吏还享有免赋、免役的特权,蓄役奴婢也是官吏的特权。……如《红楼梦》中写贾府有许多丫鬟,如晴雯、紫鹃等……《唐律》规定,奴婢不得告发主人及亲属,否则要判刑。《明律》规定,凡奴婢辱骂家长者,要处以绞刑。《清律》规定,主人殴打雇工致残,不予追究,甚至致死,也不予追究。

——摘编自张华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

第四表“家长权”规定:家属终身在家长权的支配下,家长得监察之、殴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规定:外国人永远不能因使用而取得罗马市民财产的所有权。

第八表“私犯”规定: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依同态复仇而“毁伤其形体”。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施魔法或以毒药杀人的,处死刑。夜间在城市举行扰乱治安集会的,处死刑。

第十一表规定: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

材料三   法国的《人权宣言》有这样的一些规定: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材料五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其中第二条方略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1)阅读材料一,造成我国古代官吏拥有各种特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十二铜表法》在西方法制史上有何重大意义?有什么局限?
(3)材料三、四中的法律条文与材料二相比,有什么进步?
(4)阅读材料五,新时期我国为什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
2020-01-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材料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材料三: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20世纪50年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相继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材料四:1979年,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说:“要正确处理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只有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1)材料一表明我国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4)举四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
2020-01-1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讲道:“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服。”

——摘编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2009年《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历史条件。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资产阶级代议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和改革开放后30年实现的“民主增量”的主要表现。
2020-01-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普遍要求,但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价值和民主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8年12月,法国总统选举中,农民把几百万张选票投向了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致使路易・波拿巴当上了总统。不久(路易・波拿巴)又发动了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到第二帝国末期,由于拿破仑三世减轻赋税的诺言不仅没有兑现,而且变本加厉地横征暴敛,又强迫农民交纳“血税”,把他们的子弟送到战场上当炮灰。他们…… “成为拥护共和主义的了,这一转变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共和制度最终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颁布有何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中国政治体系基本框架的组成部分
2020-01-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看图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给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要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发生,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大力加强了民主法制的建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一所示文件它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还做出了哪些准备?
(2)材料一图二是1954年我国什么会议上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请问它体现了哪两大原则?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扩大基层民主制度的典型做法是什么?
2020-01-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40年代,毛泽东进行了一系列农村社会调查,系统分析了中国的农村社会和农民状况。在贫困根源上,他明确指出:.“现今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由已经被推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度造成的。”因此“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只有进到社会主义时代才是真正幸福的时代”。并试图从制度上消除贫富不均的根源和保障人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材料二   习近平同志强调:“‘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精准扶贫需要制度保障。


(1)根据材料,毛泽东认为农村贫困的根源和消除贫困的办法是什么?扶贫的重点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请指出我国建立最早和最晚的省级自治区?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建立之初“保障人民基本政治权利”的三大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请举三例予以说明。
2020-01-0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不断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党体制,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韩恩山《浅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彭真同志曾在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指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原则”。在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摘编自人大制度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则》

材料三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摘编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的原则。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的具体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