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提出,“一国两制”作为探索国家统一的理论,与我国现代国家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可以分为国家统一中的“一国两制"(1949-1997年),国家治理中的“一国两制(1997-2017年)和民族复兴中的“一国两制”(2017-2049年)。由此可知,“一国两制”
A.以和平方式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B.完善了人民民主制度程序
C.其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D.是对民族区域自治的创新
2 .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该谈话的发表
A.表明“一国两制”思想内涵开始形成
B.标志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C.反映了祖国大陆放弃武力统一的方式
D.促成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得以实现
3 . 有学者指出:“当时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解决香港和台湾问题。是用和平方式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解决?如果用和平方式,就要考虑中国大陆的现实的历史,要找到种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这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一国两制”构想的基础是一个中国的原则
B.和平谈判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由之路
C.“一国两制”构想的酝酿经历长期的过程
D.“一国两制”构想是实事求是的产物
4 . 香港回归中国之后,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表示要仿效中国的“一国两制”方针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这表明“一国两制”方针(  )
A.消除了霸权主义B.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C.实现了世界和平D.为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借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央政府郑重做出了“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内的事务”的政治承诺,自我规限本来可由中央行使的某些本源性权力。这反映出
A.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B.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
C.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架构
D.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
2017-10-10更新 | 1019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联考(第二次)历史试题
6 . 今年是香港《基本法》颁布实施30周年。“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其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主权归属B.社会制度C.经济制度D.社会生活
7 . 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时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三个不变”:统一后“台湾的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台湾与外国的民间关系不变,包括外国在台湾的投资、民间交旧”。这一论述
A.标志着“一国两制”思想的形成B.蕴含了“求同存异”的思想
C.重申了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方针D.设定了台湾高度自治的底线
8 .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这是对台工作和两岸关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被视为是中央对台的最早政策转变。这一政策转变是指
A.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B.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促使海峡两岸实现了“三通”D.宣告我国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9 . 针对2019年7月以来香港爆发的部分游行人员非法集结、暴力袭警、公然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极端行为,以林郑月娥长官为代表的特区政府多次强调“一国两制”是实现香港良政善治、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一国两制”方针实施的根本前提是特区
A.享有高度自治权B.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断绝与英国的联系
2020-08-25更新 | 238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的直接意图是
A.为了打破海峡两岸的长期隔绝状态
B.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C.为顺利解决香港问题提供法律依据
D.为了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