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发表题为《团结协作、开放包容、建设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的共同家园》的重要讲话,并提出以下建议:巩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挑战;深化务实合作;拉紧人文纽带;坚持开放包容。这表明中国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
C.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
2021-03-27更新 | 123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陈经纶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
2 . 1954年,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1964年,中国和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进入21世纪,中国发起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这说明
A.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领导者B.综合国力决定外交话语权
C.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D.和平外交符合各国共同利益
3 .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主流媒体很少赞扬中国,且报道时多使用“红色中国”。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则以《邓小平的梦想》为封面标题,赞扬“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壮举”。这一转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A.美国政府着手改善中美关系B.中国内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C.美国媒体摒弃意识形态偏见D.中国经济实力已经显著增强
2021-02-26更新 | 981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中国经历了从被动应付、一般性参与、主动参与到主导参与的过程,下列属于“主导参与”的表现有
A.提出“求同存异”外交方针B.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D.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
5 .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这一公报的发表标志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长期敌对状态结束
6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不搞同盟、不搞对抗,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界,积极编织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几乎涵盖了所有国家和地区,同时,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这说明,当今中国
A.专注于实现睦邻友好的外交B.积极塑造不结盟的大国形象
C.致力于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D.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原则
7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
B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C1955年万隆会议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国和美国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
A.AB.BC.CD.D
8 . 1979~1994年间,中国对外援助由此前“革命的人道主义援助”转变为“务实的人道主义援助”,总体规模收缩,且年平均援助资金只相当于1960年代中期的水平,但援助地域却明显扩大,不只局限于周边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援助内容则调整为主要援助发展中国家应对严重的自然灾害。上述调整主要是基于,新时期
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对外援助意识形态色彩的淡化
C.外交战略政策的重大调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部分条约内容——节选

条约内容——节选
《南京条约》(1842年)(英商在中国)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善后章程》(1842年)英国商民……与内地居民发生交涉狱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
《虎门条约》(1843年)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黄埔条约》(1844年)佛兰西人亦一体可以建造礼拜堂、医人院、周急院……倘有中国人将佛兰西礼拜堂、坟地触犯毁坏,地方官照例严拘重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列强攫取的特权。

材料二   1943年,通过谈判,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接着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签订新约。

——《中外历史纲要(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3年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材料三   比照当今世界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缘政治更加复杂多变,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全球范围弥散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普遍焦虑与困惑,习近平主席从“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这一最基本的问题出发,把新时代锐意发展的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坚定理念表达,全面系统地展现为破解世界难题的中国智慧与致力于同世界各国携手发展的中国方案,形成了强大的中国感召力,照亮了指向未来的人类历史进步之路。

——解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照亮人类进步之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中国为照亮“指向未来的人类历史进步之路”而做出的努力。
10 . 从1990年4月到2015年5月,我国共派驻维和部队2837人,另派有军事观察员、参谋军官89名,合计2926人,成为世界上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体现了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特点是
A.奉行不结盟政策B.参加联合国框架内的国际活动
C.关注局部的和平D.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