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1970年12月,毛泽东说:“中国不管越南战争上的(中美)两国敌对”,“欢迎尼克松的访华”。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宣布:他即将出访中国。这说明
A.和平外交成为中美共识B.美国放弃意识形态斗争
C.中美双方谋求关系改善D.中美关系走向了正常化
2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加强同联合国关系的同时,与全球性国际组织如WTO以及地区性组织和会议如欧盟等加强了联系,对第三世界的一些组织如不结盟运动给予了积极的支持,还加入了一系列国际多边条约机制。材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
A.“一边倒”的方针B.“求同存异” 的方针
C.不结盟政策D.多边外交活动
3 . 2019年4月15日,我国赴南苏丹维和部队战士教当地儿童写汉字、学中文(参见下图)。部署以来,该分队官兵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向当地民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附近村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受到各方好评。这体现了我同新时期外交的特点是
A.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以促进中非经济共同发展
B.在“真、实、亲、诚”原则下发展与非洲国家友好关系
C.推行睦邻友好外交政策来促进中非关系的良好发展
D.向非洲友好国家传播先进的科技文化实现共同发展
2020-04-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中学2020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文综历史试题
4 . 近代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二: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摘自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个周期的起点1919年、1949年、1979年”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
5 . 时事政治漫画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漫画反映子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B.美国放弃敌视中国政策
C.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D.中国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2020-03-19更新 | 782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2020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A卷)
6 . 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B.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2020-03-15更新 | 163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第六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1978年,是中国领导人出国访问的高峰年。据统计,这一年有12位国家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领导人先后20次访问了51个国家,既有周边邻国,也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还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无来往的西方国家。这一空前频繁的外交访问(   
A.打破了意识形态外交的藩篱B.激发了西方投资中国的热潮
C.更新了中国对现代化的认知D.宣传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威胁论”是在1990年左右出笼的,这种论调曾一度在美、日和东南亚地区甚嚣。

2019年国庆阅兵,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军事和国防实力,因此,很多国家又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论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经济威胁论”。这种观点的核心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的经济将对世界经济构成威胁.(2)“中国军事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以后,军事实力必然增强,从而会走上军事扩张之路。(3)“中国文明与意识形态威胁论”。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将对西方构成威胁。(4)其他威胁论,例如,认为中国在粮食方面会对世界构成威胁。

——360网


请你评析材料中“中国军事威胁论"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新中国的外交史可简略划分为两大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为第一阶段,基本以革命为视角;此后为第二阶段,大致以发展为视角。这表明
A.两个阶段的外交政策存在根本性区别
B.国际格局演变决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C.新中国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
D.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0 .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主张和平统一并倡导两岸“三通”,改变了以前一贯的武力统一方针。这一“改变”直接得益于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B.“炮击金门”方式的失败
C.中美邦交正常化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019-12-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