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下列不同年代新中国建交国家数目统计示意图中,反映新时期以来建交状况的是
A.B.
C.D.
2020-07-03更新 | 944次组卷 | 2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90年12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邓小平的这一认识
A.基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B.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3 .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领导人承认现存世界是多样化的,认为多样化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有矛盾斗争一面,也有互相依赖的一面。国家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在处理一系列国际问题时存在着共同利益,需要进行合作,也可以进行合作。这有利于
A.实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B.加速两极格局的瓦解
C.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D.完善世贸组织的规则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中国大规模的对非援助逐渐停缓,不再过多强调“无产主义国际精神”和“同志加兄弟的友谊”,而是突出“互利”的原则,因此在之前占主体的无偿援助比列逐渐下降,贴息贷款和政策性补贴援助的比列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中国从本国和非洲国家实际情况出发,在原有成套项目基础上增加了技术合作、减免债务、人道主义援助等方式。

——摘编自蔡欣然《中国对非援助模式研究》等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对非援助政策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中非双方共同倡议下,2000年10月10-12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新世纪中非合作论坛成为中国提倡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先行者,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积极、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引领国际对非合作、提升南南合作的一面旗帜。

——摘编自张忠祥《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挑战与应对》等


(1)根据材料一,概况中国援助非洲在20世纪70年末之后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非合作论坛成立的历史背景。

2019-09-18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中国美国
1937—1945年中华民族积极抗击日本侵略;国民政府组织远征军入缅作战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向中国提供贷款6.9亿美元,依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8.25亿美元
1945—1949年重庆谈判和重庆政协会议;国共两党内战;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出台;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关贸总协定成立;提出了稳定和复兴日本经济的九原则
1950—1980年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原子弹和氢弹相继爆炸成功;
1959—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
“文化大革命”;
1969年“珍宝岛”事件;
“乒乓外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尼克松主义发表;
“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人类首次踏上月球;尼克松访华


表为20世纪三十至八十年代中美两国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一个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章节摘录
条约关系1868年,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卸任,恰逢清政府想要“笼络”各国,因此受聘为中国特使,率团访问欧美。2月,蒲安臣未经授权,与美国国务卿签订条约,有利于美国人在华传教、办学和招收华工。
民国初年1913年3月,美国驻华代办卫理以“美国是共和国之母”等理由建议政府承认袁世凯政权。5月,威尔逊上任后,不顾他国反对,率先单独承认袁政府;10月,袁唆使军警强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后,立即驰电表示祝贺;袁图谋复辟帝制时,竟也荒唐地予以支持。
战时盟友1939年2月,中美《桐油借款合同》达成,美方借款2500万美元给中国,中方于1944年元旦前以桐油偿债。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之后华锡借款,钨砂借款相继出台,并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
好事多磨20世纪90年代,为扭转贸易逆差,美国多次以知识产权问题为由挑起纠纷,苛求中国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的保护水平。在三轮漫长而紧张的谈判中,中方既针锋相对地拟定反报复清单,但也做出相应承诺,并加大立法、执法力度,表明了妥善解决争端的意愿和决心。双方最终于96年6月达成协议,贸易战化险为夷。

——摘编自陶文钊《中美关系史》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 . 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2019-01-30更新 | 3784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6届宁夏银川市第九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论中国》一书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两只拳头出击”反美抗苏
D.奉行真正的不结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关系方面主要有四次建交高峰(如下图所示)。其中第四次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时期中国建交的对象主要集中于
A.非洲和欧洲B.亚洲和北美洲C.亚洲和欧洲D.非洲和亚洲
10 . 下图为1979年邓小平在美国休斯敦西蒙顿马术竞技场接过17岁女孩凯利赠送的白色牛仔帽,并戴在头上向观众致意的场景。该画面反映的这一事件
A.揭开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B.促进日本加快与中国邦交正常化
C.显示了美国对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D.促使美国敌视中国外交政策的破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