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1 . 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使被非法剥夺了2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这绝非偶然。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独立并加入联合国,他们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视为自己的事。材料表明(       
A.中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布局B.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完全确立
C.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D.中国开始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2 . 2021年11月,中国和东盟共同宣布建立面向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和东盟双方商定领域深化务实合作的承诺。这说明,我国(     
A.切实贯彻“亲诚惠容”理念B.外交政策实现了重大调整
C.积极践行“真实亲诚”原则D.为世界和平提出中国方案
3 . 2023年1月,中国援建非盟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一期项目竣工仪式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这是非洲大陆第一个拥有现代化办公和实验条件、设施 完善的全非疾控中心,对于提升非洲疾病预防、监测和疫情应急反应意义重大。这反映出中国(     
A.成为国际秩序的主导者B.始终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C.努力构建睦邻友好关系D.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2023-10-21更新 | 347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毛泽东看到外交部填写的联大表决结果的报告时说:“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都当了‘红卫兵’。造了美国的反,在联合国投我们的票。”从中可以看出,推动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原因是(       
A.第三世界的崛起B.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C.自身实力的增强D.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选自《辉煌年代:国史丛书》中的一幅曲线图,该图反映了恢复中国在联大席位的投票情况。下列情况符合史实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
B.中国外交政策调整赢得更多的国家支持
C.中国加入不结盟运动推动了外交新局面
D.中美两国建交推动了中西方关系的缓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外交战略:

1955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63年

两个中间地带论

1974年

“三个世界”划分论

1978年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

由此可知(     
A.我国积极构建外交话语权B.国际局势决定了外交政策
C.外交相对处于弱势的地位D.外交政策服务于经济建设
7 . 自1990年以来的32年中.中国军队已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官兵近5万人次:中国维和官兵的足迹遍布柬埔寨、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黎巴嫩、塞浦路斯、南苏丹、马里、中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中国(     
A.重视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严格遵守和执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判断D.逐步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8 . 据统计,中国向联合国缴纳的会费比额已从2000年以前的0.995%上升到2007年的2.667%。2009年,联合国列出缴纳会费最多的10个国家,中国位列第九,而中国缴纳会费的比额还一直在持续增长。据此可知,中国(     
A.注重发展全球伙伴关系B.是国际秩序的重要维护者
C.积极改革全球治理体系D.已成为经济全球化主导者
2022-11-29更新 | 121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在不断转型,进一步从“被动应对”向“争取主动”转变,中国对国际体系的参与由融入向塑造转变,即角色从“接受者”“应对者”向“建设者”“塑造者”转变。这一转型(     
A.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B.缓和了地区间紧张局势
C.开启了中国融入全球的进程D.解决了经济的逆全球化
10 . 20世纪70年代,在东盟走向中立化的前提下,中国也改变了对东盟的批评立场,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88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基本原则,强调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中国政府的这些主张旨在(     
A.参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B.为国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C.支持东南亚反对霸权主义D.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