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现代中国外交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明确提出,工业化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资金。“苏联的经验表明,这主要不能够依靠旁的来源,而必须依靠国民经济内部首先是工业内部的积累。”而苏联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国家政策对工业的倾斜,为工业发展积累资本。为了尽快解决所有制问题,中国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进行的策略。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等。

——摘编自王春宁《中苏关系的演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949~1964)》

材料二   19964月,俄总统叶利钦访华,与中国政府发表《中俄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决心发展平等与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俄关系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经过多年的发展,中俄双方已经建立起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定期会晤和磋商机制,两国议会间也加强了往来。中俄经贸合作不断发展,双方经贸呈政府间,地区间和企业间多层次发展态势。经贸合作已从边贸和一般性贸易扩展到农业、能源、交通、和平利用核能、航空航天、金融及军事技术等广泛领域。此外,中俄两国对国际形势和国际问题有着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双方认为,世界多极化进程符合所有国家的根本利益,不赞成单极世界。中俄在伊拉克和科索沃等国际问题上积极磋商,加强沟通,为切实合理地贯彻联合国有关协议进行了不懈努力。

——摘编自韩景云《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发展及其战略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思想的转变,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结束后中俄关系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战略意义。
2022-05-23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部分校2022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中苏关系]

材料一1949年到1959年,是中苏关系的亲热期。当时,苏联需要中国作为它在东方的主要屏障以及与美国打交道时的手中一张重要的牌,中国则需要苏联作为自己抵御西方的主要依托以及贷款、经援和军援的主要来源。但在1958年后,接连发生的长波电台”“联合舰队炮打金门等事件,使得中苏之间,特别是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之间出现了明显裂痕。1960年到1958年,是中苏关系的冷战时期。中共发表了九评,苏共则公布了国际共运总路线,双方互相口诛笔伐,批判的火力异常猛烈。1969年到1978年,是中苏关系的热战时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双方在边境地区剑拔弩张,1969年还在东段的珍宝岛和西段的铁列克提接连发生了一定规模的武装冲突,中苏间人员往来中断,双边的业务交往也只限于一点贸易和每周各开一个航班和一趋列车。1979年到1989年,是中苏关系的回暖期。此时,苏联开始调整对外政策,逐步缓和对华关系。

——摘编自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材料二19903月,邓小平同志在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明确表示:不管苏联怎么变化,我们都要同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从容地发展关系,包括政治关系,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苏联“8•19”事件后,中国外交部表示:苏联发生的变化是苏联内部的事务。中国政府的一贯点场是,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选择。我们希望并相信,苏联人民能够克服困难,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保持政治稳定,实现经济发展,建立在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睦邻左好原则基础上的中苏关系不会受到影响,将继续得到发展。这些做法完全不同于20世纪60年代中苏之间的论战和对抗,尽管苏联国内发生了重大变化,双方仍然在随后一段时间里保持了友好交往,并顺利实现了从中苏到中俄关系的平稳过渡。依据类似原则,中国也保持和发展了与东欧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摘编自秦亚青《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演变的历程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对苏联所采取的外交政策及其主要原因。
2022-04-02更新 | 23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巩固历史试题
3 . 现代中国外交。

材料一   19502月以后,美国对华政策逐渐趋于强硬和公开敌对。214日,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此之前,中国政府接管了美国驻北平总领事馆的房产。美国国内以歇斯底里反共为特征的麦卡锡主义开始肆虐。后来艾森豪威尔政府结束了朝鲜战争,但在敌视新中国方面比杜鲁门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一段时间内采取“放蒋出笼”的政策,鼓励、纵容国民党军队对大陆沿海进行军事骚扰。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两次台海危机中,中美双方虽在言辞上一再严厉警告对方并表达了绝不在原则问题上与对方妥协的决心,但双方开始显示出了不使事态发展演变为战争的某种意愿。在1958年台海危机期间,毛泽东一再下令,要求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只打蒋军,不打美军”。当时美国正专注于欧洲事务。因而美国方面对危机的反应令人寻味,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派遣第七舰队为向金门岛运送物质的国民党舰只护航,但同时他又命令美军护航船只不得进入沿海3海里以内,以免擦枪走火。

——摘编自刘凤瑞《战后中美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材料二   1969年至1971年夏,美国“跳出了一种微妙的外交小步舞”,如通过“巴黎渠道”“罗马尼亚渠道”“叶海亚渠道”等方式,向中国政府传递希望改善中美关系的信息,继之基辛格秘密访华。对此,中国政府则投桃报李,如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导演“乒乓外交”,等等。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最终促成了19722月尼克松的中国之行和上海公报的问世。

——摘编自刘佳钦《1972年尼克松访华背景之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中美关系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呈现此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
4 . 【民间外交】

材料一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活动继续延续民国前期的发展轨迹,相对盲目且自发,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以向本国政府施加压力为主要方式,争取各国人民对抗日战争的支持。局部抗战时期,国内学生、留学生特别是归国留日学生以学生运动为主要形式,掀起了民间外交活动的高潮。1931928日,中央大学学生就质问外交部部长王正廷为何不积极抗日。19323月,部分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和监察委员自发成立国民外交协会,发行《国民外交杂志》宣传其主张,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活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宋庆龄、沈钧儒、李公朴等知名人士,以及辽宁国民外交协会、东北国民外交协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也积极参与进来,开展民间外交活动,但收效并不明显。

——摘编自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立即着手创设官方外交,而且几乎同时创立了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时称“人民外交”)。民间外交成为新中国发展与非建交国家,特别是非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主要渠道。20世纪5070年代,在开辟民间外交的实践中,中国逐步形成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和“以官代民、官民并举”的方针,并建立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民间外交组织,积极开展与各国各界人士的友好交往。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外交中心工作的转移。民间外交从开辟国家关系逐步向服务经济建设转型,民间外交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为新中国构建新型外交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张骥等《中国民间外交、地方外交与人文交流70年人民的外交》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日战争时期至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民间外交活动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民间外交转型的历史条件。
2021-02-2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宜昌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关于中美贸易史的部分重大事件


材料二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趋势图


——以上材料摘编自洪俊杰、杨志浩《从历史看中美贸易摩擦》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近代各国列强侵华的过程中其在华经济地位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1974年美国“贸易改革法”出台的历史背景;指出中美建交以来的双边贸易基本趋势,并据此评析中美双边贸易关系。
2020-06-29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6月模拟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8年3月,美国政府决定禁止向苏联、东欧各国出口战略物资。1949年美国《出口管制法》又将与战略物资有关的技术资料列入禁运范围,拉开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经济遏制战略的帷幕。1949 年末至1952年8月,“对共产党集团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 (以下简称巴统)和“中国委员会”相继建立。美国的管制水平严于巴统,“中国委员会”的管制水平更严于巴统。在杜鲁门政府看来,苏联经济是战争经济。从整体上来看,苏联集团的经济属于“资本短缺”类型。特别是缺少资本货物、经营和工程技术人员。同苏联相比,中国更加落后。美国决策者还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倘若没有美国的抵制,“中国就能征服整个东南亚”。对亚洲其他国家来说,“主要而且直接地威胁”不是来自苏联,而是来自“中国的进攻态势和正在增长的军事力量”。

---摘编自崔丕《美国经济遇制战略与高新技术转让限制》

材料二   中国从美国购买技术专利和成套技术设备的发展动态表

(单位:百万美元)


----摘编自孙海顺: 《从美国对外技术转让的特点看中国的技术进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经济遏制的特点并简析造成此种特点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华技术转让政策变化的背景,并说明中国高技术引进和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2020-06-18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联盟校2020届高三6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新中国两个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方针

新中国成立之初80年代以来
面临的环境美国的孤立敌视国际局势缓和,中国“改革开放”启动
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与方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外交政策(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同时又赋予了新内涵;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的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确立对外开放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目标”确立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这一时期的主要外交成就。
(2)上表中两个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记载,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自1415年西班牙占领休达,欧洲列强开始对非洲进行殖民统治,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达到巅峰,约有95%非洲领土遭到列强瓜分,资源长期遭到掠夺。1847年后殖民地陆续独立,而非洲独立年(1960年)则象征非洲脱离列强统治,非洲殖民时代结束。

由于长期种族冲突、热带疾病丛生、工业化引发的环境破坏,从前西方殖民主义,独立后腐败政权,教育、人民自律的不力,使非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全非洲一年的贸易总额仅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一。通常所说非洲人指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尼格罗人种非洲居民,即非洲黑人。

—《非洲概况》(新华网2016-05-19)

材料二我们一致认为,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中非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结下深厚友谊。一致承诺,加强集体对话,增进传统友谊,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我们一致同意将“一带一路”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和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紧密对接,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促进双方“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加强双方在非洲基础设施和工业化发展领域的规划合作,为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注入新动力。面对当前严峻形势,坚定主张多边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透明、非歧视、开放、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

——摘自《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新华网2018-09-05)

(1)根据材料一,概括非洲的历史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述“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非合作的基本原则。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船舶及载货,在缔约彼方领土内,应给予不低于所给予任何 第三国国民、法人及团体,船舶及载货之待遇。……输入品及拟予输出之物品,在本国权内之征税者,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领土内,应给予不低于所给予该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之待遇。”

——摘编自《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材料二     “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中国决不做超级大国,并且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之间的贸易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在国际关系准则及台湾问题上分别达成怎样的共识,并分析公报的发表产生的影响。
10 . 中国近现代外交,外交理 念与世界意识发生了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微,几乎不用了。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鸦片战争后,清廷一些官员一方面出于对西方列强强权的义愤……另一方面,出于与西方国家办理外交事务的实际需要,这些官员逐渐认识到有必要了解西方在调整国际关系方面的法律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因此力主将近代国际法引入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接受英、法、美、俄等国公使入京设馆。作为对等性的反应,1868年,清政府向欧洲派出了第一个外交使团。1877年,中国第一个驻外使节也被派往伦敦,翌年,在欧美其他国家开始设立使馆。
材料三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共同纲领》第57条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闭关自守只能是更加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如果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历史演变,并分析变化背后的原因。
(3)材料三中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都主张融入世界,选择其中的任一时期,对其融入世界的状况进行评价并说明原因。
2016-11-2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金东方高中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