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对下表中我国外交政策解读正确的是
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0世纪60年代“两条线”(既反美又反苏,两个拳头打人)
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与美、日、欧合作,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20世纪80年代“不结盟”(不依附于大国或国家集团,独立自主)

A.①建设睦邻友好的周边和平环境B.②外交重心是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C.③改善中国与欧美及日本的关系D.④政策调整根源于两极格局瓦解
2 . 1989年,中国与苏联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这件事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睦邻友好D.反对霸权主义
2020-11-1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列事件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                    ②朝核六方会谈       
③上海合作组织                              ④ 签订《全面禁止核试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④
4 . 美国《新闻周刊》2016年1月7日一篇文章中提到“加入安理会后的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领导人宣布将增加维和人数……这预示着北京对国际干预的新态度”。对上述说法的理解与事实接近的是
A.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的建设性工作
B.中国于上世纪80年代获得在安理会的席位
C.宣告着反对霸权主义的政策出现重大调整
D.多极角逐之对抗与平衡的新格局正式形成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政府以片面的《美日安保条约》和《日台条约》为基础,对新中国奉行孤立不承认、“两个中国”和“政经分离”政策,导致从1949年至1972年23年间,两国政府间并无正式外交关系。尽管如此,两国在民间交往、经贸合作和文化往来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62年11月9日,廖承志和高碕达之助签订了《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当年中日贸易颜就达到1.37亿美元。70年代初,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尼克松访华,为中日关系的改善创造了契机。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双方发表《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1978年8月,中日两国又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法律上结束了两国间的战争状态。

——摘编自林代昭《中日关系史》等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国际格局的变化和日本政局的不稳,中日关系逐渐出现重新调整的波动式局面。1995—1996年,中日关系甚至陷入最低谷,出现了“政冷经热”局面。虽然1997年出现了短暂的回暖,但2001年以后,小泉纯一郎首相在五年间六次参拜请国神社,并提出所谓的“文化特殊论”导致中日关系陷入比20世纪90年代中期更冷、更长的第二次“政冷”低谷。此后,安倍、福田先后出任日本首相,中日关系逐渐“回暖”,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对日本进行了被称为“暖春之旅”的正式访问,与福田首相一道,为站在新历史起点的中日关系做了重新的定位和定向。

——摘编自冀伯详《论战后中日关系》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日关系的变化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90年代后中日关系处于波动局面的国际因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日关系演变的历史启示。
2020-09-18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全国卷)
6 . 1985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著名论断,对该论断分析正确的是
A.世界上不可能再有任何战争
B.每个国家都将共同走向发展和繁荣
C.联合国确保了世界永久和平
D.各国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需要和平
7 .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依据国际环境的特点和变化,开展积极灵活的外交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材料一说明建国后我国实行的是怎样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先后采取了哪些外交的基本方针?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二中图??,说明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19554月,毛泽东主席曾撰文提出:“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19541211日,毛泽东在会见缅甸总理吴努时指出:“我们认为,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的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应付的。这五项原则是适合我国的情况的,……五项原则也是适合你们国家的情况的,适合亚洲、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的情况的。……”


(3)以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为例,谈谈你对毛泽东上述言论的理解
2020-08-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新华网4月7日电:自1990年到2015年4月,共有30178名来自中国的维和人员在联合国执行维和任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D.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2020-08-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法新社评述说:“改变世界的一周”。开罗《金字塔报》评论说:“西方帝国封锁新中国的神话破灭了,这是亚非人民的伟大胜利!”这是针对
A.新中国诞生后,苏联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
B.中国大力发展同亚非拉的友好关系,展开“一大片”的外交方针
C.中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20-08-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我国与下列国家建交的次序是
A.南亚东南亚邻邦——社会主义国家——非洲发展中国家——日美资本主义国家
B.社会主义国家——日美资本主义国家——南亚东南亚邻邦——非洲发展中国家
C.南亚东南亚邻邦——社会主义国家——日美资本主义国家——非洲发展中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南亚东南亚邻邦——非洲发展中国家——日美资本主义国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