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下表列举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些外交讲话。据此可知
时间事件讲话提要时间事件讲话提要
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6年在伊胡发表署名文章“信则立,不信则废”
2014年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017年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2015年在巴基斯坦议会演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018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演讲“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A.增强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C.倾向从根本上调整外交政策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
2022-01-21更新 | 67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外交是国家政治的延续与表现,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有学者指出,美国的亚洲外交似乎总是处于“失败——总结教训——再失败——再总结”的无休止轮回中。在欧洲屡试不爽的均势战略、民主改造、和平演变等手段,在亚洲不是遭遇失败,就是收效甚微。对于美国来说,亚洲是一个谜,中国更是谜中谜。美国在亚洲的失败,基本集中了美国外交失败的记录。而美国对中国的误判,又成为美国在亚洲所有误判中最带有战略性和经典性的误判。

下表记录了二战结束后的70年来,美国对中国的6次重大战略误判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提炼一个有助于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论点,并结合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2019年上半年,中国举行了三场主场外交活动(如下表)。这三场外交活动共同体现了中国
A.多边外交,打破了超级大国两权的局面
B.和平合作,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独立自主,坚持原则与灵活并举的外交
D.开放发展,加强与周边国家间的交流
4 . 如表是20世纪250年代中期中日关系的相关史实表。根据下表,可知当时(  )
时间事件
1954年12月中国确定了发展中日两国人民之间友好、逐步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方针
1955年2月鸠山内阁同意中国贸易代表团访问日本,促进了中日第三次民间贸易协定的签订
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秘密会见日本代表,表达了中国对日建交的意愿
1955年中国国内为建交而行动,包括统一党内外及社会舆论的认识,改善对日工作机制、宽释战犯、开展对日贸易等,日方对此积极回应
A.中国的三大改造需要日本的积极支持B.中国改变了“一边倒”的方针
C.谋求经济发展是中日双方的共同需求D.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2020-07-26更新 | 24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1949—2005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家数示意图(单位:个)。其中与80年代以来建交国家数量增加相关的是,当时中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奉行对外开放与不结盟
C.逐渐实现了中美和中苏关系正常化D.积极参与新型区域合作
6 . 下表为1949—1978年中国外交方针等的调整情况简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当时中国
时间外交方针、原则、政策或策略
1949—1955年确定“一边倒”等外交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6—1968年提出“两个中间地带”外交战略,即依靠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对两个超级大国霸权主义
1969—1978年外交策略调整为“一条线、一大片”策略,“一条线”指从中国出发,经过日本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再经过中东到欧洲,最后到美国;“一大片”指“一条线”周围的国家或地区
A.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
B.以反对美苏争霸作为根本出发点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渐被革命外交替代
D.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7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据此可知我国外交
时期外交理念
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20世纪70年代对外关系重大发展,"冰释前嫌”
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
20世纪90年代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
21世纪初“和谐世界"
2012年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政策不受意识形态干扰B.目的在于维护世界和平
C.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D.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8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历程,该演进历程反映了
时期关系
50—60年代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
60—70年代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
70—80年代中美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
80—90年代中美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
A.四国关系变化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
B.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
C.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
D.美苏争霸左右着亚太地区政治格局走向
9 . 下表为1970—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A.中美建交推动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
B.中国注重改善与西方的关系以应对苏联的威胁
C.西方国家放弃敌视中国的外交政策
D.中国推行的不结盟外交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同
10 . 阅读下表。其中导致1975年1月至3月《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
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0(0%)2(2%)51(14%)
消极报道323(95%)81(87%)88(24%)
中性报道16(5%)10(11%)224(62%)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2018-04-1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巨野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