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0年代中国与一些国家的贸易情况(单位:百万美金)

中国出口1970年1975年1976年1977年1978年
美国0158202203325
日本2551459130614731760
西欧3027028278751305
中国进口1970年1975年1976年1977年1978年
美国0334149188850
西欧5291635150610401910

——据邓峥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经贸关系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一条信息,指出其所反映的史实,并对该史实予以评析。(要求:信息概括准确,史实正确,评析须有理论依据。)
2 . 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某生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该生试图揭示的是
A.中英关系趋势B.中美关系趋势
C.中苏关系趋势D.中日关系趋势
2020-09-01更新 | 215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枣庄五中中高三历史2017届4月阶段性自测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媒体开始重视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经济实力增长以及在国际上的重要性,大量关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积极评价出现在中国媒体上。


——相关数据根据《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报道整理

材料二中美关系的缓和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同中国发展关系的进程,截止到1975年,中国已经与除了爱尔兰之外的欧共体所有成员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1973年11月,欧共体委员会主管对外关系的副主席索姆斯正式向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李连璧表示:“欧共体随时准备和中国就贸易协定开始谈判,以建立事实上的关系。”1974年底,中国看到欧共体作为西欧部分发达国家组成的一个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主权国家的联合体在抗衡两霸斗争中的作用,作出了与欧共体建交的重大决策。1975年9月,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交。

——据丁超《冷战时期中国与欧共体关系研究》


(1)20世纪60年中期以后,中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积极评价大量增加。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状况分析其原因。
(2)指出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交时的国际政治形势,并说明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交的意义。
2020-08-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曾担任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翻译的黄金祺在著作中认为:“(现代)中国的外交特色的重要表现之以就是: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以及二者之间的正确和巧妙的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黄金祺观点的理解。
2020-08-1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72年,毛泽东明确指出:“来自美国方面的侵略,或者来自中国方面的侵略,这个问题比较小,也可以说不是大问题,因为现在不存在我们两个国家互相打仗的问题。”该论断是基于
A.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
C.全方位外交战略的提出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路透社动静9月24日电】(记者:杰弗里·莫里)通过田中角荣首相本周的中国之行,日本的外交将出现二十多年来不依从美国的对外政策的新时代。

……

田中先生的行动也表明了这样一点,特别是在同共产党打交道方面,日本将不再安于抄袭美国的对外政策。

尼克松总统今年二月的北京之行创了先例,带动了这种变化。现在,日本在战后第一次在外交舞台上的步伐超过了美国。

——1972年9月26日《参考消息》


(1)概括指出田中角荣“北京之行”使中日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概括指出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不再“依从”“抄袭”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因。
(3)概括指出中、美、日三国关系变化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3年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并先后成功举办两届“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针对不同全球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反映出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A.形成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机制B.不断调整以适应世界格局变动
C.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基础D.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和奋发有为
2020-08-05更新 | 439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8 . 外交理念是外交战略和政策的灵魂,是指导外交实践的指南。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据此可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时期外交理念
A..外交政策体现意识形态色彩B.外交逐渐丧失自身的独立性
C.外交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D.外交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9 .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对此理解正确的的是
A.中美、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B.美国彻底放弃了遏制中国政策
C.中美建交宣告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破产
D.中美关系从长期敌对走向逐步缓和
10 . 曲线图能够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趋势,判断如图应该为
A.中国法律出台数量曲线图B.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曲线图
C.全国人大议案数量曲线图D.中国建交国家数量曲线图
2020-07-3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