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外交新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2022年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为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处理与非洲友好合作关系秉承的原则和理念是(     
A.真、诚、惠、容B.总体稳定、均衡发展
C.真、实、亲、诚D.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2022-12-11更新 | 25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迄今为止,中国已同各国结成各种不同层次伙伴关系近百个。不拉帮结派,不针对特定国家,大家一起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中国公开宣布,欢迎他国搭中国的便车,搭中国便车的国家越多越好。这表明当代中国(     
A.支持和维护联合国的核心作用B.推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战略
C.改革开放与外交形成良性互动D.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3 . 1949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文件规定“美国应当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7l年,美国政府指示该委员会制定“可以在一般许可证下向中国出口的非战略性物资清单”。美国对中国政策转变的时代背景是(     
A.中苏关系开始恶化B.中美关系的缓和
C.美国封锁政策破产D.多极化趋势加强
2022-12-04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中美联合发表的《上海公报》中明确提及要“反霸”,“承诺中美双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并且反对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在亚太地区建立霸权的企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任何国家”主要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B.该公报发表的相关背景是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C.中、美都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诉求
D.该公报发表后中美之间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赵国明《中国的立场》一诗写道:“万国(联合国)旗帜欲添丁,孤岛、红旗都有名。山姆(美国)阴谋如获胜,不教公使到西京(纽约)。”该诗佐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A.与美国的关系趋向紧张B.在联合国行使否决权
C.抵制美国构建单极世界D.反对“双重代表权”案
2022-11-27更新 | 2665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下图是“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表。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中国外交的史实,以“大国外交”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11-17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7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在“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中国外交既有对核心原则的一贯坚守,也有对普遍价值的普遍捍卫。符合上述观点的理解是(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以贯之B.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方针不变
C.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的战略始终不变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时而变
2022-11-09更新 | 24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纲要上课时练习+单元测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9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美国公众对中国、日本、俄罗斯的感情“温度”

年份中国日本俄罗斯
1990455259
1994465354
1998475549
2002486055

——余建军《美国公众的中国观与美国对华政策(19902002)》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为什么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公众对中国“感情‘温度’”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美国人“中国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2-11-03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轻松练)-【轻松学历史】2022-2023学年高一纲要上同步课件与课时训练
9 . 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在不断转型,进一步从“被动应对”向“争取主动”转变,中国对国际体系的参与由融入向塑造转变,即角色从“接受者”“应对者”向“建设者”“塑造者”转变。这一转型(     
A.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B.缓和了地区间紧张局势
C.开启了中国融入全球的进程D.解决了经济的逆全球化
2022-10-31更新 | 368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成就
(1)工业
(2)科技和国防:成功地爆炸了_______、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一星”
(3)农业: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教育和医疗: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5)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①建交国数量:由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
1971年,恢复在______的一切合法权利。
第26届联大
③1972年,______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2022-10-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