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与周边国家之间遗留的边界问题,确立了以“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为目的,以“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础上加以解决”为原则,依据历史和照顾现状,“在解决之前,维持现状”的基本政策。与缅甸、尼泊尔、阿富汗、蒙古、朝鲜等国解决了遗留的边界问题。新中国外交上的这些做法
A.推动了亚非各国的反帝反殖斗争
B.成为新中国顺利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
C.体现出“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方针
D.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浓厚的意识形态特点
2 . 有学者在评价我国现代某一外交现象时指出:“它为新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承认,极大地提高了新政权的国际地位;它有助于消除斯大林对中共和政府的偏见;它为新中国的建立寻求了必要的国际支持和援助”。这里的“它”是指
A.“一边倒”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D.反对霸权主义政策
2020-01-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持久和平。

——摘编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开始探索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于中国的探索尝试,苏联是不高兴的,它把中国的这次尝试看作是对苏联以及苏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领导地位的挑战。赫鲁晓夫利用中国希望合作的良机,连续提出了两项损害中国主权的建议,妄图在军事上控制中国:一是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二是建立联合潜艇舰队。

——摘编自时映梅《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简析》

材料三   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国方面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重申美国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美国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上海)——节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的外交政策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双方达成的共识及仍存在的分歧,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的意义。
4 . 有学者认为,由于共产国际和苏共在国际共产主义中的地位,苏联与中共结盟是一种“逻辑的延伸”,是“预先注定”的。按照这样的推定,中苏结盟       (       )
A.源于对斯大林模式的认可B.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地位
C.主要源于意识形态的考量D.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
2019-12-27更新 | 63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战略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体现,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有两大形势,一是形成了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冷战开始;二是亚非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展独立运动,完成民族独立。共产党建立的社会主义中国自成立就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

材料二 在中国方面,珍宝岛事件后,中国更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苏联的直接威胁,愿意改变中美长期对抗的局面,以适应抵御苏联威胁的需要。同时,中国时刻关心着自己民族统一大业的实现,也希望中美之间的和解能有助于台湾问题的逐步解决。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给尼克松总统的一份备忘录

材料三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摘自十九大报告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国际形势的特点。为了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新中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战略?为处理好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间的关系,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改变对美外交战略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国际格局的特点及中国的外交战略。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战略制定的因素。
2019-11-01更新 | 1170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0~1951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取消各国在北京市内的兵营地产权;1951年,天津市公安局将天主教教主文贵宾驱逐出境,军管会取缔帝国主义操纵的秘密组织“圣母军”。这表明新中国外交
A.把军事安全放在外交第一位
B.践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政策
C.具有开放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D.奉行“去殖民化”以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7 . 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明确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并特别指出:“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大舞台
B.突破了美国的包围封锁政策
C.从革命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D.积极谋求与美日关系正常化
2019-09-08更新 | 541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文中的原则应是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另起炉灶
9 .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气度、过人的智慧,维护了国家主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具体体现在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②倡导“求同存异”,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③“一国两制”的设想和实施,开创了国际先例
④“小球推动大球”的外交艺术,在国际社会传为佳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 . 1957年,毛泽东说“从外交政策和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但是,……还有一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问题。所以,不能把和平共处作为一个党的对外关系总路线。”材料中的外交思想所强调的是:
A.对外关系应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交往
C.要区分党的外交政策与国家的外交政策
D.对外政策应该依据时代变化而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