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外交政策

材料一   西方殖民扩张

时期殖民政策简介
商业资本时期这一时期对欧洲国家来说,占有殖民地越多就意味着占有的财富越多。西方殖民者对殖民地采取最简单、也是最野蛮的暴力手段,公开劫掠金银财富Q各宗主国不准许外国参与本国殖民地范围内的任何贸易。部分国家组成了特权性贸易公司垄断所辖区一切贸易权。殖民列强大发横财。西方国家之间争夺殖民霸权与海上霸权也成为殖民政策的重要内容。
工业资本时期在“自由贸易”的招牌下,资本主义国家加剧了殖民扩张与掠夺。在印度,英国机器生产的质优价廉的棉织品充斥市场,使印度的传统手工纺织业急速衰退,原棉大批输往英国,以抵偿英国大宗输入的工业品的价额,英国殖民当局规定由英国输入的货物税率为2.5%,有的甚至免税。在中国,《南京条约》附件里确定了值百抽五的低额进出口税。西方列强将殖民地作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最有利的资本输出场所。

——摘编自王韵华《略论近代资本主义殖民政策的演变》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商业资本时期与工业资本时期殖民政策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中国对外政策和外交行为在不少方面就是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形势作出的反应。从二战后国际政治的历史进程看,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外部环境,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冷战阶段,另一个是“后冷战”阶段。前一个阶段世界政治的最主要特征是美苏两极对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支配着世界政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走向。后一个阶段被称为是走向多极世界,国际政治力量的基本格局是“一超多强”,这种力量格局和多极化发展趋势支配着世界政治。

——摘编自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


(2)对应两个阶段,就我国外交政策或外交活动各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2020-06-06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