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精华“和合”思想形成的同时,也形成了以“和平”、“合作”、“信义”未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思想观念:首先,主张国家间应当平等相待、互相谦让:其次,处理国家间矛盾与冲突时,主张协调合作、避战慎战;再次,在国家交往的目标上,主张“近悦远来”、“共享太平”。特别是在汉、唐、明这些堪称古代史上的“超级大国”的朝代,他们并没有因强大而搞霸权,相反以“和睦相处”、“协合万邦”的精神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会盟制度、和亲政策、朝贡体制就是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上的主要体现形式。

——摘自《中国古代外交的思考》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和”的价值观念一直影响着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促进新中国新外交思想的产生。-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毛泽东主张各个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该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由于每个国家发展阶段和所选道路不同,任何国家都不得将自己国家的思想、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强加于别国,强调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开展和平外交。这些外交理念都是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摘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在处理对外交往时所体现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通过新中国初期所取得的外交成就史实,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化解新中国初期外交困境的重要性。
2022-04-19更新 | 32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达标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在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阵营兄弟党、兄弟国家互动频繁,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很少发生官方联系,意识形态亲疏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标准。中苏两党的关系带动两国关系发展,苏联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援建。除了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外,中国共产党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互动频繁,与非洲国家往来密切。不管是中国周边安全,还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都得到了实现。新时期国家的主要任务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党际关系服务经济目标。一切对外工作围绕国家利益展开。这一时期,政党外交中意识形态以服务国家利益为目标,二者呈现出正向关系。

材料二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巨大转变中,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回顾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历史,总结其中历史经验教训,对夯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构建、推进新时期政党外交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杨胜刚《新中国政党外交维护国家利益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政党外交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政党外交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启示。
2022-12-10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三)历史试题
3 . 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1864年上海租界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会审机关——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并由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会商组织正式法庭,通过了《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根据章程,会审公廨为中国的司法机构,由上海道台派一名同知主持……凡遇案件牵涉洋人到案者,必须由领事或领事派员会审。章程严格限制了会审公廨的管辖权和陪审官的权限。

1911年武昌起义后,由于会审公廊的满人谳员逃匪,驻沪领事团趁机接管了会审公廨并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改组,改组后会审公廨谳员由驻沪领事团任命,其菥傣亦由领亭团披给;司法管辖权限大为扩充;取消上诉程…….

民国政府成立后,中方多次要求会审公廨恢复到辛亥革命前的状态,这种努力在国人的请愿、上海总商会的推动及中外政府双方的照会上乃至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提案中都有体现。但由于西方国家的阻挠,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

——摘编自陈策《上海公共租界法权变迁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修订新约运动,其中取消领事裁判权是一重点。南京政府与英美等国晨开多次谈判,于1930年收回了上海公共租界内由会审公癣演变而来的上海临时法院,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初步协议。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鉴于中国战争的重要地位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呼声,1942年中英、中美达成了取消领事裁判权的协议,直到1943年中国似乎从形式上脱离了领事裁判权制度的桎梏。

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案件管辖的法律成果凸显了国家主权的司法自治原则,使中国涉外法权回归正统。

——摘编自胡燕《中国涉外法权变迁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围绕上海会审公廨中外双方斗争的趋势及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因素,并谈谈你对领事裁判权在中国变迁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华夷体系在东亚国际关系中发挥独特作用。它以服从和被服从为原则,往往是中国以“恩威兼济”之道,给予各国经济上的好处,各国则出让部分的政治主权为代价。该体系强调利益的调和、以和平手段解决问题而不是战争和利益的冲突。…...古希腊和古罗马由于没有这种封贡制度,和周围的民族、国家间战争不断,他们固执地用战争来解决问题,最终导致希腊罗 马统一的文明体的崩溃。

——摘自曾磊《关于中国古代的国际关系体系——华夷体系的点思考》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的十年里,几个世界性大事件都发生在亚洲(中国革命胜利、朝鲜战争、印度独立),可见地缘政治的重心已剧烈倾斜。......亚太平洋地区的崛起动摇了大西洋作为国际力量中心的地位。

——摘自陈奉林《从东亚区域意识到东方国家的整体崛起》

材料三   国际政治是国内政治的延伸,国际政治格局的转变必然影响到一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外交战略的演变是以国家利益为基准的。

——摘自孙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战略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东西方处理国际关系方式的差异,评价中国古代“华夷体系”之得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亚太平洋地区崛起的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及主要原因。
2020-04-1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广东等省2020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近现代外交,外交理念与世界意识发生了变化。

材料一

“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标准……

——摘编自(宋)石介《中国论》

材料二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三

(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据《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式微,几乎不用了。天朝使用次数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

鸦片战争后,清廷一些官员一方面出于对西方列强强权的义愤,力图解除不平等条款对中国的束缚,伸张自身的权益;另一方面,出于与西方国家办理外交事务的实际需要,这些官员逐渐认识到有必要了解西方在调整国际关系方面的法律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因此力主将近代国际法引入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接受英、法、美、俄等国公使入京设馆。作为对等性的反应,1868年,清政府向欧洲派出了第一个外交使团。1877年,中国第一个驻外使节也被派往伦敦,翌年,在欧美其他国家开始设立使馆。

材料四

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

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共同纲领》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闭关自守只能是更加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如果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对宇宙和世界体系的认识。这一认识指导下的对外交往的理念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

(3)材料三和材料一相比较,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都主张融入世界。简要分析两个时代与世界融合不同状况的原因。

2018-01-23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届河南三门峡陕州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精英对抗赛历史试卷
6 . “两个拳头打人”是对中国20世纪六十年代外交战略的形象化概括。对此战略的理解,比较全面、客观的是
A.具有明显“左”倾的色彩B.具有时代情绪下的历史合理性
C.是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原因D.是中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可靠保障
2016-11-27更新 | 8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