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伊始,为增进中外之间的了解和联系,中国积极参加了各种国际展览活动。从1951年至1957年,中国共参加了20多次国际博览会以及多次大型国际展览会,以下为中国这一时期参加重要国际展览活动的概况:

1951年布拉格国际博览会: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联盟机关报《人民报》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们从博览会中所了解到的,是一个解放了的而且正在建设中的中国。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伟大国家,是我们的和平阵营中的同志。”

1953年印度尼西亚国际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参观中国馆的人数达到五十万以上,是博览会举办过程中观众参观最多的展馆。中国馆展示了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鼓舞了广大侨胞,使他们“感到无限亲切和自豪”。

1956年巴黎国际博览会:在博览会举行期间,有八十万观众参观了中国馆。在最后两天,平均每分钟有一百八十人涌入中国馆。一位参观者写道:“看见这一切,是多么使人高兴!我们希望建立中法之间的关系和友谊。”

1957年卡萨布兰卡国际博览会:《卡萨布兰卡人报》的报道称:“在我们看来,中国馆至少是博览会中最令人惊异的馆之一。因为它展示了五千年来的文明和生产方面现代化装备的光辉进步。而且并未因这种进步而失去几千年来世代留传下来的艺术风格。”

——摘编自夏松涛《1951-1957年新中国参加国际展览活动的形象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以上国际展览中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展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参加国际展览对新中国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意义。
2021-02-2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1954年,新中国在日内瓦亮相,为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提出建设性建议;1955年,中国代表团在万隆发出"求同存异"的呼声;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这说明
A.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领导者B.综合国力决定外交话语权
C.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和平外交符合各国共同利益
2020-12-28更新 | 1909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高考五省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949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
A.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B.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
C.如何处理好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D.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
2020-10-05更新 | 5294次组卷 | 67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9年人民解放军进军华南地区,准备解放香港,毛泽东指示停止进军,周恩来指示要保证香港的饮用水供应。毛泽东说过,香港,他有点用处。当时中国没有立即收回香港主权,意在
A.践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
C.促使英美同盟战略重心转移
D.准备和平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2019-01-30更新 | 6209次组卷 | 11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二高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主要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
A.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B.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奉行“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8 .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这一论断
A.说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C.反映了中国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反映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9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
A.“一边倒”依赖苏联
B.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原则
C.“冷战”拉近中苏关系
D.力求在平等谈判中寻求支持
10 .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2018-06-10更新 | 5102次组卷 | 89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 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