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4 道试题
1 . 苏联在1953年将中东铁路所有权还给中国,1955年将旅顺军港交还中国并放弃在新疆企业的股份,1957年同意援助中国开发核技术。中国则在1956年调停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这些事件表明当时中苏两国
A.盟友关系进一步巩固B.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C.采取相同的外交方针D.经济建设互通有无
2 . 下图是1957年钱大昕创作的宣传画《社会主义阵营万岁》。该宣传画反映了当时我国
A.写实主义艺术绘画十分盛行B.经济现代化取得较大成就
C.“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D.浮夸风逐渐主导艺术创作
2021-08-23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练习(选择性必修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重要事件或条约。

时间事件或条约影响
1842《南京条约》“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衣性转变
1895《马关条约》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1901《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19巴黎和会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1928“改订新约”运动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的关税收入;但又很不彻底
1943中英、中美签订新约取消英美通过《辛丑条约》攫取的特权;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凡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利应予终止等

材料二 当时,在中国享有带有不平等性质的权益的国家主要是美、英、苏三家。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美国是当时与新中国最为敌对的国家。中国政府对中美商约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美国此前在中国所享有的特权至此在大陆全部丧失。这种处理干脆利落。苏联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友。对于中苏友好条约,中国政府并没有断然宣布废除,而是积极地与苏联政府重新谈判。19502月,中苏订立了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协定规定在不迟于1952年末.苏联将中长路的一切权利及一切财产无偿移交中国,苏军从旅顺口撤出,大连行政完全由中国政府管辖,苏方临时代管或租用的财产,应由中国政府接收。至此,可以说中国已经完全挣脱了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新中国:不要“平等权利”遗留问题慢慢解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百年间在签订外交条约方面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对待不平等条约及其签订国家的主要特点。
4 . 下面是1950年至1956年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统计表。下表主要反映出当时中国
年份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
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
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
67.3%49.0%28.4%35.4%25.8%25.7%34.2%
A.受美国经济封锁的影响较大B.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5 . 有学者指出,“一边倒”决策是在当时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作出的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这里的“合理”主要是指(     )
A.实现了中国国家利益最大化B.暂时解决了国家的安全问题
C.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恢复发展D.清除了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
2021-08-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调整、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其中万隆精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相比,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突出了独立自主的精神B.对于美苏两国主动避让
C.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差异D.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合作
7 . 观察下表,分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建交高潮之后,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停滞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
建交国家109100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了帝国主义残余势力
B.“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的旧外交关系
C.“一边倒”,广泛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交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2021-08-1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课时专项训练(选择性必修一)-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苏联合开辟了西北国际通道。该通道从苏联萨雷奥泽克到中国境内的霍尔果斯口岸,全长2925公里。据统计,1937年到1941年,中国向苏联购买飞机997架,坦克82辆,火炮1000余门,机枪5万余挺,汽车1000余辆。这些物资90%以上是通过西北国际通道运抵中国。1937—1944年,中国运交苏联的产品有钨砂、纯锑等矿产。西北国际通道是中国境内延伸距离最长、运行时间最长、也是最安全的国际交通线。

——摘编自尚季芳《论西北抗战大后方的地位》

材料二   1949—1966年《人民日报》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统计(节选)

1949年报道中苏两国工人开展生产竞赛的情况;发表文章,彰显十月革命的作用和影响
1952年社论《感谢苏联,学习苏联——庆祝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和“中苏友好月”》
1953年社论《十月革命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实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
1954年“有必要发展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加强世界和平”
1960年在相关报道中反复强调“珍视中苏两国团结”
1966年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的规格和规模降至低谷。《人民日报》仅发表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一份贺电,礼貌性地表达庆贺,同时批判修正主义,提醒苏联“继承和发扬伟大十月革命的光荣革命传统”“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

——摘编自庞敏《从〈人民日报〉看1949—1966年十月革命纪念活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北国际通道”运行的背景。
(2)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材料二反映的中苏关系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任选一个阶段说明划分的依据。
9 . 1949~1959年,中国与34个国家建交。其中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只有12个,亚非国家占了16个,还包括6个西方国家(不含维持“半外交”关系的英荷两国)。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
A.反映了美国对华封锁的破产B.造成“一边倒”外交方针名存实亡
C.表明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D.得益于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021-07-18更新 | 16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练(选择性必修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
10 . 1950年初,丹麦、芬兰、瑞典和瑞士相继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谈判,他们断绝与蒋介石集团的外交关系。于是,我国相继与该四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体现了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求同存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