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的主要是美国。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国在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中合法代表席位的恢复;在中国周围的国家建立军事基地,并派遣间谍到中国进行破坏活动;直接参与蒋介石集团对大陆的骚扰和轰炸。同时,美国和蒋介石还于195013日专门订立一项协议:美国供给蒋介石集团16艘军舰、5个师的武器装备、雷达及飞机修理设备,并继续拨付援蒋的剩余款项。但杜鲁门于15日又发表一个声明,声称此时美国无意在台湾取得特别权利或建立军事基地,也不想利用其武力干涉台湾现在的局势,卷入中国的内争。对于美国的对华政策,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持了高度警惕,与之进行坚决斗争。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19717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发表讲话,承认国际战略格局已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根据尼克松主义的战略构想,尼克松政府首先急于在保全美国面子的情况下从越南脱身,1973319日,美军全部撤出越南。其次,主动采取行动,谋求同中国对话,以同中国接近这张牌压莫斯科,并使中苏都不得不向美国作出让步与妥协。再次,对苏推行“缓和”外交。在保持同苏联激烈争夺的同时,采取较为灵活的态度谋求与苏“对话”,试图用军控协议限制苏联扩充军备,用满足苏联某些要求的经济协议,换取苏联克制扩张行动。最后,重新调整与西欧、日本的关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敌视新中国的表现及中国的对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变化的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1-05-01更新 | 27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毛泽东在1949年6月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去找,而不是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基于此认识,新中国成立之初
A.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积极与美国开展“乒乓外交”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3 .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A.“一边倒”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D.不结盟政策
2020-12-05更新 | 501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52年4月,中国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直接与英国、法国、西德等11国签订了总值达22400万美元的贸易协议,与日本工商界代表签订了总值达6000万英镑的贸易协议。这表明当时我国
A.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B.摆脱了美国的经济封锁
C.提出了独立自主的方针D.调整了外交的基本原则
2020-07-10更新 | 965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临川一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18世纪),②轻视时期,③乐善好施时期,④赞赏时期,⑤清醒时期,⑥敌对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时期对该时期阶段特征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0-01-1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61年1月初,周恩来在访问缅甸期间,对随同访缅的外贸部副部长雷任民说,你先不要回北京,直接去香港,确实搞清三个问题:一是能不能买到粮;二是运输问题能不能解决;三是中国银行能不能解决外汇问题。由此可见
A.新中国暂时承认了英国对香港的主权
B.香港是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
C.中国政府明确收回香港主权的意图
D.中国推动粮食出口支援工业化建设
7 . 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8 . 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能地联合一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这一政策
A.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所接受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D.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9 . 建国前夕,毛泽东明确提出,“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下列各项体现该理念的是
A.不结盟
B.开展多边外交
C.“一边倒”
D.改善中日关系
2018-01-03更新 | 20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临川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10 .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规定了在发生与第三国冲突时互助的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保障了中苏双方的国家安全
B.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D.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