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化改革后,六镇鲜卑职业军人以前仕宦的特权被取消,逐步沦落为镇户、府户,身份低下。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加剧了未汉化的鲜卑军人与已汉化的宫廷子弟之间的矛盾,积聚的不满最终引发了六镇之乱,导致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这说明(     
A.汉族文化不利于北魏发展B.改革要与自身实际相适应
C.孝文帝改革阻碍社会进步D.改革者须有不畏权贵精神
2024-04-07更新 | 135次组卷 | 45卷引用:江西省广昌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1929—1937年间美、苏、德、英、法等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的比重对比状况(%)。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A.农业集体化程度不断提升B.计划经济优势显现
C.重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D.率先摆脱经济危机
2024-04-06更新 | 249次组卷 | 46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和元朝的疆域图


材料二   清朝的版图广阔稳定,统治者具有明确的国土守护意识,因此十分重视治边与边疆治理。清朝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专门管理边疆地区的行政建制、社会经济、民族立法、宗教文化等。清朝统治者注重民族关系的调整,清入关以后,世祖把调整满汉关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顺治三年(1646年)下令开科取士,顺治五年(1648年)又下令允许满汉联姻,特别是康熙朝颁行了崇儒祭孔之令、开博学鸿词科之令、满汉官员品级划一令等。在调整满汉关系的同时,亦十分重视联合其他少数民族上层,制定笼络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的各项政策,如封爵、给俸、朝觐年班、联姻等。清朝统治者遵循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原则,根据边疆蛮夷的特点分别施治,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加强规范。先后颁布了《蒙古律例》《新疆条例》《西藏通制》《理藩院则例》《大清律例》等法律。清政府还积极兴办学校,推广儒学教育,增强边疆蛮夷的素质,增进他们的国家观念。

——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1)根据材料一,列举秦朝和元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边疆管理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024-02-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2023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时重谈浙商“四千精神”,即“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关于“四千精神”的最早的完整文字表述出自《解放日报》(1985年12月)关于温州家庭手工业的报道,据图可知,温州(     
A.经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B.工业化水平居于全国领先
C.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D.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锋
2024-02-0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

——白居易《赠友》

“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丁随地起⋯⋯统谓之地丁银。”

——《清史稿·食货志》

“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

——《神宗实录》

材料二   两宋时期,江南丝织品作为商品输出的记载尚未发现;元代,华北、四川等地的丝织业依旧发达;至明中叶,除江南之外,全国仅有少数城市还保留一些规模有限的丝织业,其中规模最大的潞州(山西),织机数约为9000张,年产潞绸约10万匹,仅相当于或不及江南一个大型丝织业市镇的织机数与产量。因此,明代商人携数千金购苏杭绫罗绸缎运销四川之事颇见于小说。16世纪以后,随着日本发现诸多银矿和新航路开辟,丝——银贸易成为中日、中欧、中美最重要的贸易之一、在清前中期以前,江南丝织品始终在这一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南京的“金箔织”更在欧洲市场上享有盛名。

——李伯重《明清江南生丝与丝织品的国内外市场及其变化》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2)根据材料二、说明从两宋时期至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政治、经济上的影响。
2024-01-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习近平指出:“总结国际关系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这主要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由爱好和平的社会主义中国提出来B.符合世界各国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C.只有社会主义国家认可和支持D.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一致
2024-01-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国民革命期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指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重视农民问题对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影响是(     
A.坚持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形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观点
C.坚持走苏俄的革命道路D.国民革命以农民阶级作为领导力量
2024-01-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梁启超把中国近代化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物质近代化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制度近代化时期,第三个时期是思想文化近代化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个时期(     
A.使民族工业的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B.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的思想
C.使中华民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全方位改革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024-01-2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分为官督商办时代、外人兴业时代、国人兴业时代和自觉的发展期四个阶段。其中“外人兴业时代”是指(     
A.洋务运动时期B.甲午战争后C.清末新政时期D.辛亥革命后
2024-01-2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浙江的宁波、定海、温州等地又被允许恢复出洋贸易,并在宁波设立统揽对外贸易事务的浙海关;但此后清政府推行的政策又使浙江对外贸易面临了致命打击;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入侵,宁波、杭州各地恢复了海外贸易,但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A.“出洋贸易”的恢复得益于经世致用思想传播
B.“浙海关”是清末社会唯一官方通商许可机构
C.“清政府推行的政策”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D.“根本性变化”指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024-01-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