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考古学家在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发现的女神庙、祭坛、积石冢,被合称为“庙、坛、冢”石砌建筑群。其中,积石冢被称为中国“金字塔”,大小高低不等,暗示着不同等级的身份。此外,牛河梁遗址还出土了具有礼器性质的玉猪龙。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显现出早期国家形态B.建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
C.出现了早期文明曙光D.形成了神权统治的格局
2024-05-13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黑格尔认为,地形条件的不同,影响人民的生产和性格的类型,从而影响各个民族在历史上发生、发展及其所处的地位。他认为,人类历史的地理条件有三种特殊的差别:一是“干燥的高地,广阔的草地和平原”,二是“平原流域——巨川大江流过的地方”,三是“和海相连的海岸区域”。处在第一种地理条件下的居民主要从事畜牧业,他们的特性是“好客和掠夺”。有第二种地理条件的居民主要经营农业,“在这些区域里产生了伟大的王国,并且开始筑起了大国的基础”。至于第三种地理条件,他这样写道: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大海抉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他们有超过营利和职业而成了勇敢的、高尚的事情。这种超越土地限制、渡过大海的活动,是亚细亚洲各国所没有的。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导论)

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评论黑格尔的相关观点,阐述你的历史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周人从殷周鼎革的重大事变中体验出了“天命靡常”的“历史哲理”来,继而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主张。这表明西周统治者(     
A.注重强化自我约束B.完全抛弃了神权观念
C.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D.萌生敬天法祖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世纪末,康有为、黄遵宪、梁启超等人提倡“不缠足”,引起强烈反响。清末新政时期,全国各地创办了放足会(或“不缠足会”)。下图为1903年2月16日杭州放足会在西湖之滨的合影。据此可知,当时(     

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男女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政治变革推动社会习俗变迁D.“不缠足”被社会广泛接受
2024-04-23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文化圈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很丰富,在国家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江西入选的项目有:兴国山歌;南丰跳傩、永新盾牌舞等;弋阳腔、湖口青阳腔、广昌孟戏、婺源县徽剧、宜黄戏等;婺源县徽州三雕、萍乡湘东傩面具;景德镇传统瓷业营造技艺、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婺源歙砚制作技艺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文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土壤已经发生了变化,加上一些年事已高的老艺人相继谢世,农村年轻人对传统手工技艺兴趣不大,传统手工技艺濒临消失。

——摘编自冯立、匡蓉蓉《环鄱阳湖生态经济文化圈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北美印第安人有一个旨在歌舞娱乐、访亲交友的传统集会Pow-wow(意为“精神的领袖”)。现代Pow-wow的举办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只要筹募到经费,发起人可能是某印第安部族组织、都市中的美洲印第安人社区、大专院校中的美洲印第安人研究项目或俱乐部等等。集会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部落舞蹈展演竞赛,胜出者在享受荣誉的同时也会得到现金鼓励。这些传统舞蹈,不但成为印第安人族群认同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纽带,也实现了自身在代际的自然传承。在对墨西哥一个村庄的现代玛雅艺术状况的检视中,我们看到,该项目研究设计了以在当地举办艺术展览为平台而作为一种实验民族志方法,来展现该处当下的玛雅艺术与政治历史、技术、审美、跨文化交流、传承等因素的关联,其中关于从单纯办展览而参与者寥寥无几到加入竞争奖励因素后获得积极回应的叙述值得关注。

——摘编自洪颖《文化展示中的竞争——促进传统艺术存续的一种路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家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江西入选的项目类型,并简要分析保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文化圈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北美印第安传统文化保护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来积极回应环鄱阳湖生态经济文化圈传统技艺濒临消失的现状。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6—1949年杭州城市发展简况。

阶段简况
杭州早期建设时期(1896—1911年)
1.通商口岸开放与交通建设。1896年杭州开放为通商口岸,通过借鉴上海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1909年,沪杭铁路的竣工,改变了杭州的交通运输方式,加强了杭州与其他城市间的交流,更加快了其城市化进程。
2.设立海关和开辟租界。1896年,杭州开设海关并正式开港通商,同年日本在杭州开辟租界,设立领事馆。它们的出现也是杭州城市近代化的主要带动因素之一。
3.公共事业快速发展。1883年建成有线电报路线并设立中国电报总局杭州分局。1910年建成火力发电厂
风景建设时期(1912—1937年)
1.调整城市用地布局,加强自然景观保护。疏浚西湖,开放孤山公园,新建湖滨公园。
2.改造交通。建成杭江铁路和钱塘江大桥,在连接原有的铁路后改名为浙赣铁路,成为中国东南部的一条交通干线。大规模拆除城墙修建道路的同时修建通往邻近省市的道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错综复杂的交通网络
3.创立新市场。将西湖湖滨的清朝旗营旧地拆除后改建为新兴的商业区—“新市场”,实现了商业和旅游业互相促进。
4.杭州市分区设计。1932年,杭州市民政司拟定《市政府分区计划草图》,将西湖和环西湖的风景区划为市区。1934年发布《杭州新都市计划图》,将城市分为行政区、风景区、森林区和商业区等13个区
杭州新都市时期(1945—1949年)1.恢复城市功能,修缮维护城市内的相关道路、桥梁、水渠等。
2.调整城市绿化,疏浚市内大小河道。
3.成立公共工程委员会,制定《杭州市公共工程委员会组织规程》

——改编自王晓晓、施瑞婷《杭州近代城市发展研究》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杭州城市发展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杭州城市发展的有益经验。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政制由“质胜于文”进至“文胜于质”,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伸尼夫子称颂西周为“郁都乎文哉”,绝不为过。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部族民主”和联邦“共和”的成分也隐约可辨。此类政制均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集权与分权乃是一切国家权力统治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犹如广阔光系的两极。向心力与离心力构成一种弹性张力,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以此言之,“那县”与“封建”所包含的政治学意义,细究其潜在的权力资源,远远超越我们看到的具体历史,它具有更复杂、更值得研讨的许多内涵,需要我们去体味。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利弊。
2024-04-13更新 | 29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
8 . 1960年9月,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5个石油生产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会议,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1976年,设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特别基金,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到1986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共有13个成员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发展(     
A.构建了国际经济新秩序B.说明区域集团化成效显著
C.推动民族解放运动高涨D.助力部分产油国经济起飞
2024-04-13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到1933年之前,美国与苏联一直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在德国大兵压境的情况下,罗斯福曾答应过苏联人将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但直到1944年6月,英美盟军才在诺曼底登陆。这反映出(     
A.绥靖政策在大战期间进一步蔓延B.反法西斯同盟没有真正建立
C.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矛盾交织D.冷战影响反法西斯战争进程
2024-04-13更新 | 33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
10 . 工业革命的背后是大多数农民变得一无所有,他们成了城市里的流浪者。庄园主们为了赚钱,加大了圈地力度,强行收回了一些雇农的土地,并把他们赶到了城市里(如右图《失去土地的农民》)。这主要是因为(     

                                                                                                                                                                                                                                                   

A.羊毛需求量增加B.劳动力需求增加
C.粮食需求量增加D.城市化发展要求
2024-04-13更新 | 18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