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是1870年英国《笨拙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画面中的巴黎女神在一片废墟之上拿起武器,向以威廉一世为首的“强盗们”发起抗争。该漫画(     

A.歌颂了巴黎公社战士的爱国精神B.揭示了近代主权意识的觉醒
C.讽刺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虚伪D.折射出英国传统的外交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江苏刘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145座墓葬中,石斧、石、石凿等生产工具在男性墓葬中共发现了28件,在女性墓葬中只发现了6件,纺轮都出自女性墓中。这说明当时(     
A.手工制造技术高超B.社会分工出现
C.国家形态初步具备D.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646年元旦,日本颁布《改新诏书》,废弃“大臣大连执政”体制和氏姓贵族的世袭制度,所有官吏均由君主任命;649年,制定“八省百官”制。有学者认为“从大化改新诏书的颁布起,统治者起的作用不再仅仅是一个氏族首领”。据此可推知,大化改新(     
A.推动日本庄园经济发展B.削弱了幕府的统治
C.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D.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清时期拇战通行南北,花样繁多,粗犷豪放。结合如表可知,明清拇战(     
明清文学作品中的“拇战”
“哑拳令”,两家不出手,不须口叫,有言者罚,拳数多寡,或通关,听人临时酌定。明《六砚笔记》
湘云等不得,早和宝玉“三”“五”乱叫,划起拳来……《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A.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B.映射了世俗文化的发展
C.彰显文人的价值追求D.推动南北生活习俗趋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涅伽达文化Ⅰ(约公元前4000—前3500年)的遗址已发现有居住地和墓地,居住地筑有防御工事,墓穴已有充裕简陋之别。1546号墓出土了一块陶罐破片,罐标上是一间带有圆层顶的房子,顶上栖息着一只小鸟,小鸟是隼鹰神荷鲁斯的粗略形象,荷鲁斯是法老时代国王的保护神。据此可知,涅伽达文化Ⅰ时代埃及地区(     
A.初步实现统一B.国王权威至高无上C.国家权力萌芽D.已经迈入阶级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对如表的解释正确的是(     
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前期接见非洲、日本等民间友好代表团时的谈话摘录
1960年5月“我们要区别美国人民和美国帝国主义分子……就是帝国主义分子,我们也不是准备一万年不和他们来往。”
1961年4月“我们要扩大团结的范围,把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全世界除了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以外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团结在一起。”
1965年11月“我们反对美国帝国主义,只是限于反对帝国主义分子,现在美国人民起来反对他们政府的侵略政策,我们表示高兴,表示欢迎。”
A.调整外交策略以拓展外交空间B.冷战背景下缓和中美关系的需要
C.逐步确立起全方位的外交政策D.顺应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趋势
7 . “以人民为中心”这一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基本价值立场,是对“民惟邦本”理念的传承和创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享理念”等论述则是继承并创造性发展了“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济天下”的传统理念。这都反映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B.展示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C.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体现了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军鞋是官兵裹足御寒、行军战斗的基本军需物资。如表可用于证明在解放战争期间(     
华北解放区供给华东、中原、西北野战军军鞋数量统计表(1947—1948)
军队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西北野战军
年份1947年1948年1947年1948年1947年
数量(双)53660978960223429161919578
总计1523756
A.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重要作用B.土地革命运动成效显著
C.解放区的经济形势逐渐恶化D.践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造就了华夏系民族共同体与戎、夷、蛮、狄共同体犬牙交错、夷夏混居的族群分布格局。春秋以降,周王室在“礼崩乐坏”的大趋势下日益式微,由此失去了制衡诸侯和四裔诸族的“天下共主”地位。大国争霸、四夷交侵背景下的剧烈社会动荡,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各地族群的空前融合和相互认同。华夏、蛮、夷、戎、狄之间的文化差距和心理隔阂日益消弥,华夏与蛮夷戎狄一体同源的思想观念应运而生。这种观念的广泛流行,代表了当时“中国认同”的最高境界。

——摘编自田广林、任妮娜《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认同》

材料二   南宋统治者对南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了“权其酋长、使自镇抚”,建立土官统治,实行“以夷治夷”或“以夷治蛮”政策。辽、金建立政权后,逐步改变了对待异族掠夺与同化政策,承袭了“胡汉分治”与“因俗而治”,实行两种制度,“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金都实行了南北面官制、蕃律和汉律,还接受了先进的汉族文化和管理制度。元朝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制定了“吐蕃刑律”,极大地密切了吐蕃地区与中央的关系。继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晋江县管辖后,元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在北、西北地区设立羁縻卫所和屯田,以当地民族首领充任卫所长官。南方和西南地区,在土官制度基础上,发展成更加严密的土司制度。

——摘编自孙懿《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认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辽宋夏金元时期国家治理的新举措及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1077年在法国的康布雷建立的公社,是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最知名的一 个城市公社,穷人、工匠、织工投入斗争,“公社在全城欣喜若狂的气氛中宣誓成立”。 此后,在法国北部的大多数城市,如在圣康坦、拉昂、琅城等地陆续建立了公社组织。这些公社组织的出现(     
A.完善了法国社会的庄园体系B.动摇了封建领主的专制统治地位
C.客观上为民族国家奠定基础D.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