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313年12月6日,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在位期间提议裁撤翻译队伍,亲自书写汉文诏书,下令用蒙古文翻译出版了不少汉文著作。这主要可以说明,元代(     
A.华夏认同得以实现B.推崇儒家思想
C.推动了文明的交融D.汉化进程迟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地方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人们用官名如员外、承务、郎等称呼富人成为时尚。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等级秩序被彻底打破B.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C.民众的社会身份趋于平等D.门第观念完全淡化
2024-02-1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0413日,美国“阿波罗13号”飞船即将抵达月球时,氧气罐爆炸、电源损坏、昼月失败,3位航天员陷入危险之中,决定返航。苏联随即表示,愿意提供“一切可能的手段”,帮助“阿波罗13号”的宇航员。同时有12个国家提供了救援舰船和飞机,分布在美国军舰未能顾及的海域内等候。

——[关]恩斯德·史都林格《有这么多人吃不上饭,为什么还要探索宇宙》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2-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巴黎公社期间,国际舆论界指责公社建立共产主义,没收富人财产,分占富人妻子,进行恐怖大屠杀,制造混乱和无政府主义以及其他一切缠住高贵阶层不放的噩梦。这是因为(     
A.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B.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
C.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决定D.巴黎公社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2024-02-1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1066年,法国人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之后,将法语和拉丁语作为官方语言。英法在百年战争之后,英格兰本土民众、官方文件以及学校教育完全使用英语。这表明,当时英国(     
A.王权得以持续强化B.基层治理趋于规范
C.民族意识得到加强D.民族独立得以实现
2024-02-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清统治者使用“满汉一家”“天下一统”等,替代被禁止的“华夷一统”,不提“华夷”而改称“满汉”。雍正等大谈“满汉一体”“满汉一家”和“天下一统”。这反映(     
A.满汉独特的政治联系B.夷夏观念得以彻底消除
C.同源共祖的华夏认同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
2024-02-1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汉景帝采取“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政策,在吴、楚、赵、齐四国旧地,陆续封皇子十三人为诸侯王。诸侯只剩“衣食税租”的经济特权。这一举措(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扩张B.根除七国之乱带来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024-02-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考古显示,这个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多项中国古代都邑和政治制度都源于此。当时的社会由“满天星斗”式的若干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并存的局面,进入到“月明星稀”式的广域王权国家时期。该考古遗址是(     
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二里头遗址D.良渚遗址
2024-02-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未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

材料二   改革示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的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位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天范围健开。这种方式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与基层自下而上的创造积极性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

——摘自宋学勤《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

(1)依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指出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农村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
2024-02-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明代财政收入

年份米麦(万石)布(万匹)绢(万匹)宝钞(万锭)银(万两)
1430397920.594.17388.932.9
1552265913.332.02414.4243.3
1621278012.920.68.1755.2

——摘《明实录》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吾以力作反全经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采帛之居,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一色、铸钱以还有无,绮者不息,货无匮强,二也。不赢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三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
(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2024-02-1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