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战争”、“和平”与“建设”的使用频率表。这反映了50年代以来
A.中国周边外交环境趋于改善B.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C.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D.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2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这反映了新中国的外交
A.以联合国宪章为遵旨和原则B.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与民族尊严
C.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D.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领友好关系
3 . 1955年,新中国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这一对外贸易政策
A.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体现了政府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C.突破了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D.导致了中苏关系的恶化
4 . 毛泽东在《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向全世界声明:“我们所反对的只是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反对中国人民的阴谋计划。任何外国政府,只要它愿意断绝对于中国反动派的关系,不再勾结或援助中国反动派,并向人民的中国采取真正的而不是虚伪的友好态度,我们就愿意同它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原则的基础之上,谈判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下列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求同存异
5 . 在亚非会议期间,中国接受了会议参加国的一些合理建议,及时表达了中国愿与美国改善关系及缓和亚洲紧张局势的愿望,使更多的亚洲国家了解了中国的外交政策。这体现出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B.“不结盟”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对外开放
6 . 1949年10月24日,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在一份备:忘录中指出:“如果采取不承认‘政策,”目前这个共产党国家指望苏联的倾向“‘将会增强。”由此可见,当时英国的意图是
A.与新中国建交B.主导对苏冷战C.摆脱美国控制D.离间中苏关系
2021-10-12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0年1月.北京市军管宣布收回美国等国兵营及其他建筑的地产权。新中国顶住美国威胁,一方面揭露美国“撤侨”真相,一方面催促前美国官方人员尽快离开中国。到4月30日,美国撤回其全部驻华外交人员。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外交
A.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保持了对外关系的延续性
C.面临两大阵营的激烈斗争D.打破了美国外交遏制僵局
8 .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西方对华封锁,中国政府并不急于收回香港,而是将其作为与外界交往的一个窗口。同时,英国政府也没有封锁香港与大陆的经济往来。由此可知,当时
A.冷战主导中英两国的外交方针B.中英两国都奉行独立的和平外交
C.西方孤立新中国的政策已破产D.中英两国外交均为国家利益服务
9 . 1950年,英国政府认为,承认新中国虽不是保护英国在华利益的“灵丹妙药”,但至少可以提供定程度的保护。而且,“如果不与这个政府建立关系,我们就不能对它将来的发展施加影响”。当时英国的对华认识
A.反映出中英双方的意识形态分歧消失B.反映出新中国不承认旧的中英关系
C.没有意料到新中国会倒向苏联一边D.与美国的对华政策高度一致
2021-09-29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2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驻外使节会议上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是属于资本主义世界的,但这些国家不参加战争并要求中立是有可能的,所以中国对这些国家不能采取敌视态度,不能把他们挤到敌人的壁垒中去。这一观点
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反映了新中国外交思想日趋成熟
C.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催生了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2021-09-27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