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历程,该演进历程反映了
时期关系
50—60年代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
60—70年代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
70—80年代中美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
80—90年代中美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
A.四国关系变化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
B.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
C.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
D.美苏争霸左右着亚太地区政治格局走向
2 . 计量史学是运用自然科学中的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让史学趋于精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对《人民日报》上相关词汇使用频率进行计量分析,“一边倒”一词在1949年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到了1951年和1952年,这一词汇的使用频率进一步下降,到了60年代,该词汇使用数量下降到个位数,甚至为零。1950年至1952年“帝国主义”一词使用频率呈下降趋势。“和平共处”等词的使用频率在1953年到1956年出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

——摘编自张颖等《对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方针变化的计量分析》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019-01-1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练习卷: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3 . 对建国初期《人民日报》中有关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进行计量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分析新中国外交方针的确立与调整。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边倒”在1949年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到了1951年和1952年,这一词汇的使用频率不断下降,到60年代,该词汇数量上下降到个位数,甚至为零。从1950年到1956年,“独立自主”一词的使用频率呈现出一个“V”字的形态,1950年到1953年之间呈下降趋势,1953年至1956年之间出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1950年“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达到了高点,到了1953年至1956年,该词汇的使用频率大幅度减少,而且呈现稳定的趋势。

——摘编自张颖、潘敬国《对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方针变化的计量分析》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关键词汇的使用频率的变化进行说明并提出合理的解释,将答案按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关键词频率变化合理解释
“一边倒”1949年的使用频率最高
50年代后使用频率不断下降
“独立自主”中苏同盟关系确立;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与西方关系降到冰点。
中国外交走出国门,呈现新的姿态;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核心内容;“一边倒”不是无条件地倒向苏联。
“帝国主义”1950年使用频率达到了高点
1953~1956年使用频率大幅减少

4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
时间外交成果
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6月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1955年4月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友好关系
C.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D.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新中国而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当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

此外,新中国也面临着周边的安全环境恶化的危险: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这给中国的安全防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当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化解周边国家对红色政权的“恐怖”,新中国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二 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大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目前存在着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我们是能够采取这些步骤的唯一国家。

现存的问题是,他们是否会把其他的门打开

——摘自尼克松在堪萨斯域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2)根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总统采取的“这些步骤“是什么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的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我们面临发展和摆脱落后的任务。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所用我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因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真实的政策,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


(3)据材料三,分析邓小平为什么在当时提出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实践这一外交目标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外交政策制定的因素
2020-08-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时代周刊》对中国的报道有以下内容,关于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

①建国初期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具有浓厚的反华反共色彩   
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积极报道主要源于1972年中美建交
③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影响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
A.①②④B.①③C.①④D.①③④
2020-12-24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下半期世界形势与中国外交

时段世界形势中国外交
20世纪
50年代
◎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政策
◎两极格局形成
◎美苏争霸
◎欧洲煤钢联营成立
◎日内日瓦会议召开
◎万隆会议召开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执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外交方针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日内瓦会议
◎参加万隆会议
20世纪
60年代
◎不结盟运动兴起
◎日本、欧共体崛起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显现
◎实行“一大片”“两个拳头出击”外交策略(即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美国和苏联的霸权主义)
20世纪
70年代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关系正常化
20世纪
80年代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奉行“无敌国外交”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
20世纪
90年代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欧盟成立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19-12-20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一   对于新中国而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当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并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此外,新中国也面临着周边的安全环境恶化的危险: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这给中国的安全防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摘编自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二   1977年7月,中共中央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的职务,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奠定了新的政治基础,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内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搞改革开放,必须大胆地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而对外开放和引进的重点是美国,这样,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仅是冷战格局中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成为保证改革开放路线的关键因素。

——胡晓丽《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材料三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摘自中共十九大报告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简析中国当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为化解周边国家对红色政权的“恐惧”采取的其他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3)据材料三,归纳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及中国的外交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
2019-11-1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成立后,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不断增加,70年代以来更是迅速,掀起建交高潮。其主要原因是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及综合国力的增强
B.进入新时期我国调整外交政策和方针
C.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及发展
D.我国强化了外交政策的革命性
10 . 某学者在其著作中说,新中国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对外政策。该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A.意在解决印度支那和朝鲜半岛问题
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
C.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D.改变了新中国外交孤立的状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