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万隆会议上,针对伊拉克代表提出的“新中国政权具有侵略性和攻击性”的言论,周恩来阐述了亚非国家的共同经历、苦难和向往,强调了新中国“和平发展”的主张,促进了大会的进行及参会国之间的合作。这反映了
A.亚非各国间矛盾的尖锐B.历史问题引发了外交争议
C.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D.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2022-03-23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有意识地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面对有关的指责和攻击还极力地避免革命性和意识形态化的措辞。这一策略
A.旨在提升亚非国家对中国的认同感B.推动了中国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C.反映了新中国调整外交战略的意图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停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在“必须走出去”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相继提出了解决与邻国边界问题的政策、不干预亚洲非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事务的政策等。新中国外交政策上的这一转变
A.体现了革命性、内向性的特点B.反映革命外交向务实外交过渡
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D.坚持了传统外交的深层次连续性

4 . 材料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与苏联共同宣传要实现印支和平。赫鲁晓夫主张美苏缓和,苏联不愿被中国拉入到印度支那同美国直接对抗。当时的中国正准备集中精力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争取和平解决印支问题符合中国的现实利益。英国一向不愿印度支那战争进一步扩大,因为联合军干涉势必导致与中国的战争,那样将危及英国在香港、马来西亚地区的利益。1954年2月19日,在苏联的倡导下,美、英、法、苏四国外长在柏林召开会议,会后宣布两个月后召开日内瓦会议,讨论朝鲜和平与印支停战问题,并邀请中国与会。

日内瓦会议开幕两天后,锡金、印度、印尼、缅甸和巴基斯坦五国总理在科伦坡召开会议。他们讨论并支持印支停战,反对美国在东南亚建立军事同盟体系,尤其是印度反对美国介入亚洲事务的立场更为积极和鲜明。7月21日,日内瓦会议达成了《越南停止敌对行动协定》《老挝停止敌对行动协定》《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协定》,在印度支那问题上终于实现了停战。

——据李益波《印度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支那停战谈判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印度支那停战谈判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为新中国参加的某一国际会议的5项议程: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判断,这一会议
A.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5年万隆会议与会国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明确反对“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以避免“利用集体自卫的名义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并以此作为大国控制小国的工具”。与会国的这一立场推动了
A.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B.美苏之间矛盾的加剧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人评价周恩来的某项外交成就时说:“周恩来的努力明显地展现出新中国从朝鲜战争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当他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时,既反对和防止敌对的大国在接近中国的国家和地区部署军事力量,也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材料中的“外交成就”是指
A.朝鲜战争结束,通过谈判签订停战协定
B.日内瓦会议的成功有利于中国经济建设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
D.1955年万隆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8 . 1955年亚非会议上,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拉开了南南合作和不结盟运动的序幕,当时万隆会议
A.推动亚非各国在实现政治独立斗争中相互支持
B.实现亚非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合作和经济合作
C.建立亚非国家联合反殖反帝反霸区域政治集团
D.形成为亚非国家开放的多边贸易区域性官方论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