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美关系正常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学者王顺生认为:“从1972年起,我国的外贸、金融及与之有关的其他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个建国以来对外引进技术设备、开展经济交流的第二次高潮。”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
A.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B.和平共处原则的提出
C.中美关系改善D.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
2 . 2018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40周年。纵观近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史,可谓是跌宕起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您提到了庚子赔款。当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中国被劫掠之后,还被迫付出天价赔偿金,4亿5千万两纹银。这是中国5年的财政收入。……那是衰败的中国,背上最致命的一刀,也是亿万子民的血泪之金。

——摘编自台湾女主持人黄智贤于2018.9.7《对美国副总统彭斯的回应》

材料二   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在尼克松访华前不久,1971年10月15日,中国就加入了联合国,这表明了追求和解引起的反响。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即使不是消除,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美和解使北京得以购买美国的飞机、科学仪器等中国现代化所急需的东西。学者、记者、运动员、科学家和官员的交流,方便了观念和知识的相互流动,改变了22年互不往来的状态。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庚子赔款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主动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原因及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
2019-12-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主张和平统一并倡导两岸“三通”,改变了以前一贯的武力统一方针。这一“改变”直接得益于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B.“炮击金门”方式的失败
C.中美邦交正常化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019-12-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4 .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实力已超越美国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消失
C.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D.中国推行灵活正确的外交政策
5 . 1971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参加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时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我们再不去就脱离群众了!材料表明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重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的缓和
B.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6 .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指出:“如果苏联多担心一点我们的对华政策,我们就可以少担心一点对苏政策”。布热津斯基是想说明
A.苏联不关注中美关系
B.美国利用中国牵制苏联
C.美国利用苏联打击中国
D.美国打压苏联来限制中国
7 .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
A.中苏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2019-09-27更新 | 244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从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A.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B.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C.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D.中国开始引进外资生产
2019-08-19更新 | 346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美关系是近代以来最复杂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试图在太平洋和东亚地区建立一种新的均势。美国的长期目标,是鼓励发展一个有能力抗衡苏联,并对美国资本开放的相对强大而友好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政府支持中国国共合作抗日。国共爆发内战后,美国又试图调停国共内战但却没有赢得国共任何一方的好感。到1947年下半年,美国已决定放弃对中国事务的干预,转而将日本重建为美国在东亚势力的重要基地。在美国看来,重建日本比起干预中国,投入的资源要少得多,成功的把握更大。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中国拥有联合国代表权,支持台湾国民党政府在联合国代表中国,在东亚和东南亚中国周边国家保持众多的军事基地围堵中国。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69年,尼克松当选为美国总统,美国改变对华政策的时机似乎逐步成热。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成为英国经济上的竞争者,而中苏的分裂加剧则提供了利用此情况来加强美国优势的机会。在国内,反越战运动如火如荼,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访华,2月28日,中美联合发表《上海公报》。中美和解削弱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促使苏联急于在一些正在谈判中的问题上与美国达成协议,中苏边境拖住了苏联的一百万军队,减轻了苏联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军事压力。这样,在新的三角关系中,美国明显保持了平衡。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四十年代后美国对中国政策的演变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尼克松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原因及中美关系和解对中国的影响。
(3)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请你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