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美关系正常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1972年因华盛顿公园入住了大熊猫“玲玲”和“兴兴”,而被命名为熊猫年。此活动主要得益于(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尼克松访问中国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日邦交正常化
2022-10-06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庆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8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边倒”的政策,不是单纯地在国际斗争战线上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外交战略,它是一种基于国家利益的意识形态的深切认同、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党情、国情独立自主地做出的正确战略抉择。

——杨云龙、肖昊宸《“一边倒”外交政策形成原因再析》

材料二   魏史言的《尼克松访华》中有如下记载:毛泽东主席在会见尼克松和基辛格时,对基辛格说:“你跑中国跑出了名了嘛,头一次来,公告发表以后,全世界都震动了。”

——节选自《历史评论》

材料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但世界范围内传统的以及非传统的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地区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因素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中国的前途命运也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政府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推进和谐世界建设。

——摘自麻陆东《和谐世界建设: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基辛格“跑中国”的主要因素,你怎样理解“全世界都震动了"?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①指出21世纪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的外交布局,概述中国通过主办主场外交产生的影响。②简述中共十九大针对来自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所贡献的中国特色大国的外交智慧。其中一个进行作答。
3 .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其中不属于70年代的是(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乔冠华的笑声》B.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C.中日两国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字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4 . 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下列关于新中国各时期外交说法正确的是
A.“一边倒”就是坚定地站在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B.1954年的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2年2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标题是:尼克松的“长征”。封面上一个大大的“友”字,将封面分割为四个区域,主题凸显得相当明确。这反映了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缓和并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世界历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发展及中美关系的关注而受到世人的瞩目。194927日,毛泽东首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图中毛泽东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材料二   19501211日《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RED CHINA'S MAO。周刊封面的基调为红色,在人物的周围还画有许多红色的蝗虫。

材料三   197226日《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个具有积极乐观含义的单词。



(1)据材料一,《时代》周刊为什么选择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你怎样理解图中的“民主统一”?其实现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周刊的封面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7 . 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的熊猫外交主要发生在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中,70年代后同西方国家的熊猫外交成为主流,中国开始向美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赠送熊猫。20世纪70年代的熊猫外交
A.突破了“一边倒”的方针B.促成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
C.主要得益于重返联合国D.反映了外交方向的新变化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概述美国政府发行这两张邮票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因素。
2022-02-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广南县第二中学校2021-2022年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建立后,以全新的姿态营造了对外交往的新局面,取得了重大的外交成就,谱写了新型大国外交的新华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阻塞了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和开放的途径……为了突破封锁,争取国际支持来加快经济建设,新中国采取了务实的开放态度: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患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当时主要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50年代初,中国从苏联引进建设了156个重大项目,同时聘请苏联、东欧专家来华,派出留学生学习。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国实施“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1973年2月17日,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时明确提出“一条线”外交战略。毛泽东说通:“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毛泽东提出“一条线”外交战略,即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从而有效地遏制了苏联对中国的严重威胁,并摆脱此前亦即60年代在国际上所处的孤立地位。

——陶季邑《美国关于中国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建国初期对外政策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在“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战略的指引下,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综合材料一、二,谈谈影响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界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形成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由此,国民政府教科书在1933年这样写道:“新政能否收获还是问题”。1935年又改为“新总统准备就任期间,美国境内突发空前的银行风潮……对此总统先颁布紧急银行法,更设立经济复兴委员会,厉行蓝鹰运动以复兴全国经济。”随着新政推进,二战的进程和罗斯福连任,人们对新政的认识也有乐观的一面,这期间,著名学者费孝通对新政进行大量的介绍和解读,1947年国民政府新版教科书对新政的评价更新为:“罗斯福执政以后,献身于国内复兴事业,重新调整国际经济关系,担任适于一个大强国的国际责任,当政数年,成效显著,第一届任期未终,国内经济状况几已恢复原状了。”

——根据人民日报整编

材料二   20世纪初,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西方“立民主为政体,故利民之智”,中国“以专制为政体,故致民之愚”。他们还认为“盖自秦以来,当世之谓孔学者,君学而已……无用者君学也,而非国学”……“夷夏大防”的观念导致中国文明衰败不可避免,进而主张“国粹者,助欧化而愈新”。 ……发起了类似于西欧文艺复兴的“古学复兴”运动。

——据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来到中国的美国人和西方环保主义者看到:商店的商品没有包装,买酒、酱油和醋要自己带瓶子,连火柴都是散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中国成了世界和人类的希望。

——根据人民日报整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政府教科书对罗斯福新政的态度变化,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材料二中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衰落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粹派为什么认为他们发起的古学复兴运动“类似于”西欧文艺复兴。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辨析材料三中美国和西方环保主义者对中国的解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