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日关系正常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主流观点认为美国不应该急于承认中国的新政权,并且居高临下地认为弱势的中国定会有求于它,承认美国在华的既得利益。因此,对中共政权采取“观望的态度”。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中国为了表明立场,采取了一系列亲苏反美的行动。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特别强调“一边倒”立场。1950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它彻底改变了美国决策层对中国的看法,把中国和苏联联在一起,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摘编自李怀录《建国初期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原因再审视》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9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
2021-04-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的觉醒还表现在开始了有意识地向西方学习的过程。1896年,因为甲午战败的刺激,第一批13人的留学生去了日本。1905年日本战胜了俄国,大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意外,这一年涌到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一下子达到8000到10000人。这些年轻的留学生放下了看不起日本的身段去看看日本是怎样自强的,日本是怎样学习西方的,中国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

——摘编自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在1945年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的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钉在了中国。在中国的战事耗费了日本战争总开支的35%—即340亿美元中的120亿——另外还有396040名日本人战死,更多数量的日军受伤。在中国一方,中国动员了1400万人,总伤亡达3211419人——包括1319958人阵亡,1761355人受伤,130126人失踪——而且还招致了14640亿元法币的可怕战争债务。平民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更是难以计算。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出现留日热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的史实,并分析这些事件对中日双方造成的共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
3 . 依据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探索中仍取得伟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共八大开幕词中,毛泽东指出:“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他还讲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至理名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确如毛泽东所言,中共八大深入总结了七大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全面展开了以《论十大关系》为开端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确立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应采取的各项重大方针和政策,为指导全党全国人民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引自卢洁《中国梦 ·复兴路》

材料二   针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毛泽东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这一理论对中国七十年代的外交政策有指导作用,概括起来说,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政策基本内容是:第一,一条线一大片即实行反对两霸、侧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建立国际反苏阵线的方针。中国坚定地站在第三世界的立场上,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联合第二世界,共同反对苏美霸权主义行径,特别是反对苏联的侵略扩张,消除苏联对中国的威胁。“一条线”,即沿苏联周围,从中国经日本,到中东,到西欧,南到大洋洲,最后到美国这一条线:“一大片”,即这条线周围的国家。第二,“左、中、右都让来”,大力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广泛建立外交关系,加强国际交往与合作,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摘引自罗恩立《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并概述大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表现,并阐释1949-1976年这一时期伟大建设成就的深远影响。
4 .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9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三   1972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请回答: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1972年代表日本政府访问中国的内阁总理大臣是谁?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中日的建交有什么历史意义?
2021-08-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宜丰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问答题精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该文件的出台背景是
A.美国政府坚持要求单独对日进行占领和管制
B.中美建交
C.台湾“单独对日媾和”
D.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联合声明》的发表
2018-12-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卷历史试题

6 .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政治舞台上“巨人”的握手,会引起社会的“震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

(1)国共前两次握手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当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3)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如何理解这句话?

材料三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了被称为“迎春之旅”访问活动。中日领导人再次握手。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针对中日关系问题指出“……而今的日中关系正在迎来第二个春天,……但是我认为,……还必须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省,以计代着顾及被害者感情的谦虚,只有认真的看待过去并且勇敢而明智的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的错误。

(4)福田康夫指出当今日中关系迎来第二个春天,那么现代中日关系史的“第一个春天”应该是什么事件?出现这次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5)近代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各举一例日军在这两次战争中制造的惨绝人寡的大屠杀。

2018-01-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六七单元练习

7 . 近代以来日本政府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变化反映了中国的沉浮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政府与大清帝国

(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这将便于日本控制朝鲜与北京。海军希望取得台湾,以此作为日后进军南亚的基地,同时也想租用辽东半岛。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日本政府与中华民国政府

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施行自卫,抵抗暴力。

……

中国以责任所在,自应尽其能力,以维护其领土主权及维护上述各种条约之尊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

材料三 日本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一)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二)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日本提交的和平条款《马关条约》”中关于“商业”特权的内容,并说明这一时期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抗战之初,国民政府为“抵抗暴力”采取了哪些积极举措?有何意义?

(3)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结合所学指出该文献签订的背景。

2018-06-22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62年至1965年,新中国先后与日本、英国、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签订了80多项工程合同,包括引进56项成套设备,共用外汇2.8亿美元。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中国
A.与日欧国家关系正常化
B.依赖西方国家快速发展经济
C.逐步推行对外开放战略
D.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发生变化
2018-01-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中美关系错综复杂,曲折前行。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很少有选择的余地。当这些年中国的内战与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扩张同时发展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全球背景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初)国民党领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不管他们对美国来说是多么讨厌,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894页
材料二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至少在60亿美元以上,约占各国在华资本总额的80%,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民版)必修2
材料三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
——摘编自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和美国国内环境分析为什么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并说明这种“支持”对中国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尼克松改变了世界”和“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这两句话的含义的?
2016-11-27更新 | 8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10 . 图所示事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B.中国政府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根本变化
C.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美国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政
2016-11-18更新 | 9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