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日关系正常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以下几幅照片记录了我国外交史上的几次大事件,请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上述六张图片反映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两个时期的外交成就,请判别哪些图片反映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哪些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2)请简要阐述图1所记录大事的外交成就及作用。
(3)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请你谈一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致力的重点是什么?
2020-03-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 《共同纲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的三次建交高峰。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方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时的两项重大外交活动。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活动。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新旧中国不同的外交态度或外交状况的根本原因。
2020-03-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印两国的谈判在(1953 年)12 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周恩来说道:“中印两国的关 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 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

周恩来指出:中国政府“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 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周恩来指出,亚非国家要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非互相疑虑和恐 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亚非会议公报指出:“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

——摘自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等

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 了 ‘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 个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 非重建中苏同盟。这个重要转变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使中国 能够真正把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点更加鲜明。

——摘自孙大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第 4 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共和国初期外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亚非会议公报 对各自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所表明的立场。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一条线”的战略下,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 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的因素。
4 .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可图可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历.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1972年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

材料二   



1972年毛泽东会见前来中国访问的尼克松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列举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的主要暴行(三例)。促进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和经过。
(3)材料二中,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取得了什么成果?简析香港问题得以解决的原因。
2020-02-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毛泽东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世界发表公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愿意同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10月3日,中国政府复照苏联政府,表示欢迎立即建立中苏两国的外交关系和互派大使。中苏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并在困难中有过相互支持。

中苏两国人民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继苏联之后,中国又与其他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熊志勇《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苏矛盾加深,直到边境上军事对抗。面对美苏争霸呈现出苏攻美守的新形势,毛泽东以联合求斗争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当苏联成为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毛泽东从国际斗争的现实出发……我国外交打开了新的局面,在国际舞台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摘编自刘光良<新中国外交战略演变(1949~1976年)的内在逻辑透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所推行的外交原则与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的主要表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图志》

材料二   1972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虽说是中美接近的副产品,但它使中日两国关系自19世纪以来第一次成为对等的、和平的关系。到田中角荣上台前夕,中日关系正常化已经成为日本朝野的呼声,对美贸易的冷却使得日本迫切需要扩大对华贸易,打开中国市场。日本自民党内意识到如果日中关系再没有改善迹象,就无法跟上世界局势的发展,所以田中角荣是把日中关系正常化作为他的竞选承诺而当选的。

——整理自【日】毛里和子《中日关系》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意义。
2020-01-0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1)“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何时得到根本改变

材料二




(2)以上图片分别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哪些外交成就?

材料三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材料四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8年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2008年恰逢安理会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动60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4)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
2019-12-2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四校 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印两国的谈判在(1953年)12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周恩来说道:“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周恩来指出:中国政府“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周恩来指出,亚非国家要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非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亚非会议公报指出:“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

——摘自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等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非重建中苏同盟。这个重要转变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使中国能够真正把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点更加鲜明。

——摘自孙大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第4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亚非会议公报对各自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所表明的立场。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材料二中“一条线”的战略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表现。
2019-12-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作业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共同纲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美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使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同样,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   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

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1979年春,邓小平在与广东省领导谈话时,提出“在那里可以划出一地方来,叫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几个月后的一份中央文件中指出:“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中央决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基本的外交方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外交关系改善的原因及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反应?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
2019-12-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普通班)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甲午之役,丧师割地,东亚霸权,拱手以让诸日本。……此三甲纪念,实吾民没齿不忘者也。

——摘编自李大钊《国民之薪胆》

材料二   周恩来指出中日两国恢复正常关系的途径,先从民间的频繁往来并且达成协议开始,把两国关系大大地发展……1952年到1958年中日民间交流出现高潮。友好与贸易这两个因素,是经常起作用的最积极的因素,犹如两个车轮,推动日中关系前进,也给日本政府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吕乃澄、周卫平《大棋局:中日美关系风云五十年》

材料三   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摘编自《中日联合声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所反映的问题。
(2)材料二反映出周恩来怎样的外交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材料三中所说的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这份声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意义?
2019-11-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随堂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