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日关系正常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中、日两国均为世界重要国家,中日关系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影响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图片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以上图片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①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局部侵华战争。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

③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④日军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战区代表递交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永恒。你认为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

材料二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中日关系呈敌对状态……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中日之间现在真正的矛盾冲突,对于中日关系最致命的冲突,可能还不是历史认知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

——摘自新华网

(3)材料二反映中日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三,概括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4)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2018-02-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岐山县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综合测试题

2 .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受到双方政治和世界局势的影响,同时也对双方及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黑船来航”事件深深地刺激了日本的民族情感,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他(高杉晋作)希望从邻国的身上找到答案。1862年他乘千岁丸号到达上海……他认为日本只有坚决反对侵略才能避免陷于“清国之覆辙”。这就加强了他要为日本民族斗争的决心。他于1862年8月归国,立即成长为攘夷派急先锋。

—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

日本刚刚开国,就希望从邻国身上得到“补偿”,迫不及待的加入西方大国扩张行列。吉田松荫曾露骨的讲到:“养国力、割易取之朝鲜、满洲(中国东北)、支那(中国)。”

—《大国崛起·日本》

(1)根据材料一,简述晚清局势对日本人士的双重影响。19世纪后半期,日本是如何从邻国身上得到“补偿”以“养国力”的?

材料二: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役1117次,11位上将,34位中将,99位少将阵亡,320万陆军战士战死沙场。5000空军魂归长空,海军全部打光。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再次向全体抗日将士致敬!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引自《历史上的今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材料三:在中古史上,日本长期向中国学习,如日本的大化改新,推动了日本的封建化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华文化圈中有机组成部分……从近代以来历史的大背景看,一百多年来,中日实力有过两次“换位”。第一次是1894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清朝;第二次则是201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被中国超过,失去了连续保持40余年的“世界第二”地位。

—摘编自辛仲楚《中日实力在甲午战争后发生第一次“换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以来世界与中国的角度,分析中日两国这两次“换位”的不同背景。

3 . 回顾20世纪以来的中日关系,发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城头逢逢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竞割台湾去。当初版图入天府,天成远及日出处。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

——摘自黄遵宪《台湾行》

材料二1972年9月29日,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北京记者会上宣布:“虽然《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但由于日中关系正常化的结果,日台和约已丧失其存续意义,可认为已终止。这是日本政府的见解。”大平正芳的谈话使在日的台方人员目瞪口呆,有些人竞大声谴责日本政府。当日午后,台湾“外交部”发出对日断交声明。

——(台日“断交”30年——东京最长的一日)

材料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日发布的消息,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经过4日至6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的评审后,决定为(世界记忆名录》新增47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而日本文部省科学副大臣义家弘介19日则表示对此事不满。中方则表示,这是作为历史而决定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汇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倭人竟割台湾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当时“台方人员目瞪口呆”的现实原因是什么事件?促成这一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又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的重要意义。综合上述材料,你对20世纪以来中日关系的演变有何认识?

2018-02-0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从材料一中获取信息:

(2)从材料二中获取信息:

2018-01-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同步练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道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材料二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描述。根据材料二并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外交政策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6 . 60多年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外交事业不但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发展,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开创新局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到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二:无论中国愿意或者不愿意,承认还是不承认,中国都已经被卷入到冷战之中。中国在苏美争霸中扮演的角色可能与其他国家都有所不同,它并不是苏美任何一个国家的附庸或走卒,但却又是苏美两国都想拉拢又都曾与之对抗的国家,至少在冷战中它根本没有“称霸”的意图,最终它似乎没有站到苏美任何一边

——《冷战与中国》

材料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数增长曲线图:

材料四:中国改革开放后,日本给予中国的无息贷款或低息贷款甚至无偿的援助,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明显增加了中国的购买能力,在中日贸易中,中国出现了巨额逆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日本走出了经济徘徊不前的困境。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的资本大量涌入中国,日本大量的工厂从东南亚迁往中国,又进一步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在冷战中外交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美苏两国“拉拢”和“对抗”中国的表现。

(3)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个时期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增长最快?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分析,中日和平友好有何重大影响?

2018-01-07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测试3

7 .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政治舞台上“巨人”的握手,会引起社会的“震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

(1)国共前两次握手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当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3)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如何理解这句话?

材料三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了被称为“迎春之旅”访问活动。中日领导人再次握手。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针对中日关系问题指出“……而今的日中关系正在迎来第二个春天,……但是我认为,……还必须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省,以计代着顾及被害者感情的谦虚,只有认真的看待过去并且勇敢而明智的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的错误。

(4)福田康夫指出当今日中关系迎来第二个春天,那么现代中日关系史的“第一个春天”应该是什么事件?出现这次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5)近代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各举一例日军在这两次战争中制造的惨绝人寡的大屠杀。

2018-01-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六七单元练习

8 .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中日之间存在着“情感距离”,始终不易被拉近。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日两国在19世纪中叶面临怎样的共同困境?为了摆脱困境,19世纪60年代,两国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分别发起了什么运动?

(2)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起的哪一事件挑起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战争期间日军制造了哪一起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侵略战争也使日本人民备尝战争的苦果,如图反映了1945年8月广岛的景象,它是哪次空前军事行动的结果?

(3)今年是中日正式建交多少周年?中日正式建交的标志是什么?

(4)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中日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举出两个中日两国都加入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或区域组织的名称。

(5)综上所述,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2018-01-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单元检测题

9 . 、睦邻友好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础。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材料三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就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但人民要往来,人民还要影响政府,改变政府的态度,两国才能友好。”

——《周恩来外交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必须一边倒”的合理性。

(2)指出材料二所体现的外交原则及外交思想,说明其对中国外交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促进中日关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外交政策的变化趋势。

2017-12-2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普陀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联系现实,你认为困扰中美、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各是什么?

2017-12-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