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发表题为《团结协作、开放包容、建设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的共同家园》的重要讲话,并提出以下建议:巩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挑战;深化务实合作;拉紧人文纽带;坚持开放包容。这表明中国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
C.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
2021-03-27更新 | 123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1949—2005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家数量示意图(单位:个)。其中1965—198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大幅增加的原因是中国(     
A.实行“另起炉灶”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B.实行对外开放,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逐渐实现了中美和中苏关系正常化D.积极参与新型区域国际合作
4 . “不结盟”是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本质上讲“不结盟”(     
A.顺应了多极化的历史潮流B.以综合国力提高为前提
C.集中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D.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稳定
2021-02-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20世纪中期以来国际风云变化莫测,新中国政府根据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适时的调整外交方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当今的中国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结合所学的知识根据要求填充下表:

新中国外交一览表

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
国际形势两极格局 中苏关系从友好到恶化美苏争霸   第三次世界的崛起两极格局瓦解 一超多强的格局形成
国内形势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人民当家作主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下滑     “两弹一星”成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外交政策“一边倒”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反帝反修 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
外交成就1、建国第一年就同17国建交打破了美国的孤立与封锁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于万隆会议形成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1、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外交2、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友好周边国家
外交感悟1、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 2、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3、识时务者为俊杰
新中国外交的综合评价

2021-02-1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以下是新中国的一些外交文件和会谈的引文,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②“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③“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④“‘上海五国’进程中形成……‘上海精神’是成员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
A.③①②④B.④①③②C.①③②④D.③①④②
7 . 未来世界的发展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多种力量的博弈牵一发而动全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随着冷战的发展,美国在其西方盟国中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了。但从全球层面看,美国能对世界体系中的生产结构、金融结构产生比任何其他国家或地区大得多的影响,比如制订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因此美国的霸权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反而相对地增强了。 

——摘编自叶江《冷战、美国霸权与全球化》

材料二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摘自中共十九大报告

材料三   美国国家情报局委员会专家对2030年全球各地经济实力进行预测分析,描绘了四种截然不同的未来世界发展图景类型。

①大停滞的世界:美国和欧洲不再有能力或兴趣维持全球领导地位,将重点转向国内,火车头的熄火导致全球化停转,这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未来。

②大分化的世界:经济不平等成为主要特征,经济仍以温和的速度增长,世界却因各层次的分裂而变得更不安全。

③非国家化的世界:非国家行为体在解决全球性挑战中扮演领导角色,这是一个拼接起来的、不均衡的世界

④大融合的世界:美国和中国合作,导致全世界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上的合作,这将是最有可能的最好图景

——摘自《全球趋势2030》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回答美国霸权增和减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及中国的外交政策。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非国家化的组织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如何让未来世界避免停滞和分化,迎来大融合的认识
2021-02-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考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著名外交家乔冠华曾总结说,中国外交是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反两霸”,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后“全方位”。其中“全方位”的含义是
A.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B.联合美国抗衡苏联扩张
C.全面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D.奉行不结盟的多边外交
2021-01-26更新 | 136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文理分班考试历史试题
9 . 参考消息网2020年2月10日报道:“连日来,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展受到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多国专家学者认为,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高效、公开、透明的举措,不仅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维护全球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给世界带来信心。”中国“抗疫外交”赢得世界赞誉,这表明中国(     )
A.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B.已经走进当今世界舞台的中央
C.为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中国智慧D.为人类破解赤字难题提出方案
10 . 我国外交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在战略制定方面,由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转向以国家利益为重,由反对现行的国际体系转向参与国际体系,认识到首先要发展自己,只有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后,才能影响世界。”上述转变发生的背景是
A.中印谈判,发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亚非国家独立,万隆会议召开
C.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冷战结束,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