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8 道试题
1 . 1990年12月,邓小平指出,“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这一论断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案D.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2 . 世界政治格局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变化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如下图:


材料二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材料四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完成下列要求:
(1)请把材料一中A、B两处冷战措施补充完整。
(2)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70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
(3)材料三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概括该事件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4)据材料四指出世界“秩序”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外交上是如何应对“世界新秩序”的?
2020-12-05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必修)
3 . 中美两国像一对隔大洋相望的冤家,中国外交政策随着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9年,尼克松政府适当放宽对华贸易管制,包括取消《国外资产管制条例》中对美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从事对华交易的限制,但规定这些交易必须属于巴统设定的非战略交易等规定。1971年在中国成功实施乒乓外交之后,尼克松总统采取一系列步骤增加中美之间的旅游和贸易交往,并允许在一般许可证清单下进口所有中国商品。1972年2月17日,尼克松进一步放宽对华贸易管制,如将中国从商品管制名单的Z组(全面禁运)调整到Y组(允许非战略物资出口);取消要求美国公司在位于巴统成员国的分支机构向中国出口战略商品时,必须在取得所在国许可证的基础上取得美国财政部的许可证;取消要求美国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在向中国出口海外技术时必须事先取得财政部的许可证等相关规定。1972年,双方的贸易额猛增至9250万美元。

——摘编自贺平《尼克松政府初期美国放宽对华经济管制的政策评析》

材料二 几十年来,美国对华战略先后经历了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建交后的“接触战略”和新全球化时期的“纳入战略”。

——摘编自王湘穗《斗与合的伴奏——中关关系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政府放宽对华经济管制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美国对华战略与中国外交政策”为主题,就1949年以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4 .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

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A.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C.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瓦解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2001年上海峰会
5 . 对下表中我国外交政策解读正确的是
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0世纪60年代“两条线”(既反美又反苏,两个拳头打人)
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与美、日、欧合作,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20世纪80年代“不结盟”(不依附于大国或国家集团,独立自主)

A.①建设睦邻友好的周边和平环境B.②外交重心是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C.③改善中国与欧美及日本的关系D.④政策调整根源于两极格局瓦解
6 . 我国外交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在战略制定方面,由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转向以国家利益为重,由反对现行的国际体系转向参与国际体系,认识到首先要发展自己,只有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后,才能影响世界。”上述转变发生的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改变世界力量对比B.亚非国家独立,不结盟运动兴起
C.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冷战结束,国际局势趋于缓和
7 . 一个城市的发展往往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827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指导,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共同主办的“新中国外交70年:回顾、启示、前瞻”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锦江小礼堂举行。有学者在会上表示,上海见证了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进程。

——据中新社等报道整合

材料二   提到代议制,许多人脑海里立刻想到的是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宫(议会大厦),这是资产阶级眼中的圣地,但其实也是所有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心中必然的“朝圣”之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晚年常居于此,甚至有人说,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此也不为过,因为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就是在这里问世的。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何说上海见证了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进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贡献。
2020-11-0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03
8 . 以下是新中国的一些外交文件引文,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切国家都应有权……自由选择它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②“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③“……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④“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①③④②D.④①③②
9 . 如图所示是中国对外援助变化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时间名称援助方式援助原则/政策援外支出占GDP百分比
1971全国第一次援外工作会议总交货人部制无产阶级国际主义1.51
1972、1973
1975、1977
全国第二、三、四、五次援外工作会议承建部负责制同上1.51
1980全国外经工作会议投资包干制有出有进、平等互利0.17
1983第六次全国援外工作会议承包责任制平等互利、讲究实效0.17
1991全国对外经贸会议总承包责任制形式多样、共同发展0.08
A.以对外援助为工作中心B.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C.对外政策逐渐趋于实用D.对外援助规模有所下降
10 . 下列三幅地图为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形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图2新中国的外交形势(迄20世纪70年代末)


图3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全方位外交



为纪念新中国外交走过的光辉历程,某地拟举办“新中国外交学术研讨会”。请根据上述三幅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拟定一份发言提纲。(14分(要求:明确主题,列出提纲,写明史实,200字左右)
2020-11-04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苏鲁名校2020年10月过程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