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不久,欧洲被推到了冷战前沿,生存与发展都面临严重威胁。19483月,英法荷比卢五国缔结了《布鲁塞尔条约》,在军事和外交方面进行合作。4月,以英法为首的西欧17国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分配总数为130亿美元的马歇尔援助,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合作和相互贸易。5月,各种各样的欧洲联合运动组织在荷兰海牙聚会,把战后初期的欧洲联合运动推向高潮。10月,英法意荷等十国成立欧洲委员会,在政治和议会方面进行合作。19505月,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向新闻界宣布:“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管理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能加入的组织之中”。这就是著名的“舒曼计划”。1951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漫漫征程。

——摘编自姜南《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欧洲联合运动的兴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欧洲联合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初期欧洲联合运动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发出呼声的愿望日益强烈。在铁托等人的推动下,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关于不结盟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A.倡导并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B.发起国为南斯拉夫、印尼、埃及
C.彻底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D.有力地冲击了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2021-01-09更新 | 3891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新洲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73年,不结盟运动举行第四次首脑会议,第一次提出反霸原则。1983年,在第七次首脑会议上,不结盟运动把“要求外国军队撤出柬埔寨和阿富汗”写进《政治宣言》中。此外,不结盟国家促使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些正确的决议。不结盟运动的这些举动
A.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打破了美苏两分世界的局面
C.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D.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冷战”的起源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课题...中国学者对“冷战”的起源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冷战”是美苏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决策机构和决策人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刘金质《关于冷战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西方“冷战”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它孕育了一个多极化的发展方向。

材料三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1)“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产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极格局下崛起的主要新兴力量。它们的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对世界秩序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0·北京·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20世纪60年代,日本推行积极的经济外交。1962年,首相池田勇人出访西欧六国,协商贸易问题,法国总统戴高乐称他是“半导体推销员”。这是战后日本领导人首次出访欧洲。同时,池田还表示“没有必要和美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的交流”。可见,当时的日本
A.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B.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
C.表现出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020-10-05更新 | 5086次组卷 | 46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横州市横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基本上能操纵联合国贯彻其意图,以至于联大有美国“表决机器”之称。但此后,美国操纵联大会议愈感乏力,1985年提出要求根据负担会费的多少“加权”选举权,甚至威胁退出联合国。 这一变化主要基于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B.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守势
C.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D.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7 . 如图为1960年英国人所作的一幅漫画,掌舵者是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他身边坐着英国内阁的主要成员。漫画还附有一句配文:“如果我们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我们就能投票选举总统……还有我能在国会询问英格兰发生的事。”这一作品的创作主要是为了

《开往美国,还是通向共同市场》
A.宣传脱离欧共体的主张B.支持英美政治联盟的强化
C.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D.抨击政府外交政策的失当
8 .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美国政府在大西洋的国际主义和“美国堡垒”的孤立主义之间摇摆不定。虽然不是所有的西欧领导人都对美国的国际角色不满,但是绝大多数的领导人都认为欧洲应该更加努力发展欧洲自己的共同政策。这表明欧洲联合
A.促使国际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B.改变了两极对抗的世界格局
C.使世界多极政治格局得到了加强
D.使欧洲重回国际政治的中心
9 . 1966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美元,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197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美元,1973年达到40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一现象
A.表明美国的经济实力已大大下降
B.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提供了动力
C.说明世界两极格局受到日本冲击
D.促使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10 . 1964年1月27号,戴高乐不顾华盛顿当局的一再抗议,在外交上完全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外,戴高乐还反对美国在越南等东南亚地区挑起的反共战争,认为美国注定会失败。该材料最能表明
A.戴高乐对社会主义国家抱有同情心B.北约内部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C.法国试图摆脱美国的政治影响D.美国的政治经济地位下降了
2020-01-17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