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局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它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
A.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与合作B.第三世界的崛起
C.战后大国外交政策的转变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18-19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2 . 1960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会谈时提出著名的“缓和、谅解、合作”三部曲政策和“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建设构想。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贸易文化协定以及空间探索和技术合作协定。这些举动表明法国
A.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
B.努力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
C.与美国盟友关系破裂
D.积极促成欧洲联盟的建立
2019-11-01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61年和1967年英国两度申请加入欧共体,但均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的拒绝,他认为英国是美国的特洛伊木马,英国进入共同市场只是为了削弱共同市场。据此可知,法国拒绝英国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将会迅速发展超越法国
B.欧洲一体化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C.法国防范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D.欧洲大陆国家之间联系更紧密
4 . 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由此可知
A.美国的霸主地位丧失
B.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西欧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2019-10-0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样题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1960年德国漫画家所绘的《戴高乐的欧洲之路》,此漫画意在说明
A.法国借欧洲联合提高大国地位
B.法国主导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C.法德和解奠定了欧洲联合基础
D.法国催生了欧洲新联盟的建立
6 . 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这表明欧洲
①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②开始谋求联合
③抵制超级大国控制
④经济地位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或局部)通用语言演变

中世纪汉语、阿拉伯语成为局部世界的通用语。拉丁语在西欧具有绝对优势。
近代早期拉丁语在欧洲遭到地方语言挑战。法语流行于欧洲上流社会。
18世纪初以后法语成为第一种全世界通用语,至巴黎和会仍是国际外交首要语言。
一战后英语与法语并列为世界通用语言。
二战后英语成为唯一的世界通用语,并保持、发展、提高这一地位。俄语一度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外语,在第三世界也有广泛影响。
21世纪新的英语变体不断出现,新词汇急剧增加。汉语热正在形成,汉语将是唯一可能与英语争雄的语言。

——摘编自张箭、李兵《近现代全世界通用语刍议》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7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55年万隆会议上,29个亚非国家集体发声,表达了不愿卷入美苏“冷战”的愿望。有人评论说,这股带有深厚“反帝”色彩的思潮,孕育了1961年的第一次不结盟峰会,“不结盟运动应追溯到万隆会议。”据此可知,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共同反映出
A.新兴民族国家争取独立发展
B.欧洲冷战与亚洲热战不断加剧
C.亚非国家一体化的进程加快
D.二者奉行不结盟和非集团宗旨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60年代的不结盟运动发展了万隆精神,团结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1974年,几乎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出席了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述现象
A.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B.导致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质变
C.表明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
D.说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19-06-05更新 | 773次组卷 | 3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