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反映了
A.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C.两极格局走向土崩瓦解
D.“一超多强”格局形成
2 . 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把靠近莱茵河、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的国家联合起来,建立“第三种势力,使这支力量成为苏联和盎格鲁撒克逊两大阵营之间的仲裁者”。戴高乐的意图是
A.推动欧洲国家之间的和解
B.促使西欧联合凸显法国地位
C.摆脱美国威胁与苏联控制
D._调整法国政策缓和国际局势
2018-08-0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西欧地位的提高主要得益于
A.欧共体的成立
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C.欧盟的成立
D.“滞胀”现象的产生
4 .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意图是
A.愿意为维护世界和平承担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提出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5 .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和“挑战”主要指
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D.中国的振兴
2018-07-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伦中学高二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4+ N”高中联合体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2018-06-09更新 | 8002次组卷 | 6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际秩序变迁的问题,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有学者认为,在近500年来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进程中,国际关系中的“新来者”挑战“现有领导者”从而导致“权力从一群国家向另一群国家转移”。也有学者认为,一系列现代性的变革——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技术的变革,导致现代化工业国家组成了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中心地区,而那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和民族构成了一个规模巨大、处于服从地位的外围地区。旧式国际关系实际上是强权政治、均势政治实践或者思维的产物,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当一视同仁,平等相处,应当以多赢、共赢新理念,替代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

——摘编自《国际秩序的构建:历史、现在和未来》等


评论材料中关于国际秩序变迁的观点。(说明: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8 . 不热津斯基在其著作《大棋局》中描述:“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下列对材料中所说的“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描述准确的是
A.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D.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2018-04-18更新 | 325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西北海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新航路开辟以来,真正意义的全球化开始,人类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国家的命运迥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虽然是由葡萄牙人开始的,但主要部分是由西班牙完成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国家行为的意义是非凡的。地理大发现使本来相互隔绝的世界各地联系起来,在东西对抗中长期处于劣势的西方从此开始对东方占据优势,并最终奴役东方。

——摘编自唐晋主编的《大国崛起》


材料二 不结盟运动于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成立,25个国家参加了其第一次会议,贝尔格莱德会议的关键政治内容是强调成员国的团结,警告超级大国不要把冷战带入第三世界当中,并呼吁所有的国家不要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文安立《全球冷战》


材料三 在当前世界政治经济错综复杂,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经济金融风险高发,地缘政治更加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高分化日益严重,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的背景下,全球面临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普遍困惑,……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之光,照亮了人类发展前程,在全球范围形成强大的感召力。

——摘自胡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大国的思想贡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是葡萄牙人开始的,但主要部分由西班牙完成其中开始完成各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当时西方奴役东方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其奉行的宗旨是什么?70年代提出了怎样的奋斗目标它的兴起有何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习近平主席针对当前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提出什么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10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后,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说明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
B.美苏两极格局土崩瓦解
C.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形成
D.世界局部战争日益加剧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