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00 道试题
1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术界“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1980年,苏联官方机构——太平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认为:中世纪是地中海时代,19、20世纪是北大西洋时代,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太平洋时代。那么,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背后的共同推力是
A.动乱B.科技C.制度转型D.大国崛起
2020-08-1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15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以一定时期内的一大强国为基轴,以绝对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优势为基础的霸权国际体制,成为几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史的普遍规律(如下图所示)。这种国际体制
A.工业革命后开始形成B.一直以欧洲为核心国
C.保持着动态中的平衡D.因苏联的解体而瓦解
2020-08-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16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国家)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起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二   多极化格局的特点……国际事务的决策和处理将变得更加民主,重大的国际事务将不再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大国关系中将出现分歧和利益同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主要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将是未来多极格局中大国关系的主流。

——《时政新说》

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カ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黄皮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国家这种“政治上的考虑”的背景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多极化格局的主要特点有哪些?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
2020-08-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一超多强”的世界政治格局B.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已形成
C.世界政治经济的多极化趋势D.布雷顿森林体系已趋于解体
2020-08-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二战中唯一未遭战火破坏的交战国﹣﹣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横财,国力得到空前加强。1939~1944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近两倍。二战后初期,美国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2以上,出口贸易占1/3,黄金储备占3/4,美国资本输出占世界第一位,且美国成为最大的债权国,一度垄断了原子弹……与二战前1937年相比,二战后初期的整个西欧工业产量仅为其70%,农业产量为其63%,而且仅存的工业又大多被纳入战争轨道,要顺利实现“军转民”需要大量资金和设备。在政治上,西欧各国也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各国国内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对现有政权越来越失去信心。正是基于美国与西欧当时的现状,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即有名的马歇尔计划。

——摘编自傅华丽《剖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西欧的政策》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欧洲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美欧联盟的政治基础严重动摇,双方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于是美欧关系的调整势在必行。1991年5月19日,德国总理科尔在访问美国时表示:统一的德国将把发展与美国的关系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希望美国消除对德国的疑虑。1992年,当乌拉圭回合谈判和欧盟农产品补贴陷入僵局时,科尔从中斡旋,促成妥协,同时科尔呼吁美国停止削减在欧洲的驻军,英国也做出了行动。199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美国,英国女王在国会发表讲演,强调英美之间传统的纽带关系。

——摘编自张文杰《冷战后欧美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后欧美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三   1989年共产主义制度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崩溃,当然还有东德——它以并入联邦德国而整体消失……一度令人畏惧的柏林墙被敲成一片片碎片做了纪念品。1991年12月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镰刀锤子的苏联红旗徐徐降下,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

——据《俄罗斯史》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7 . 世贸组织建立和“911事件”发生后,“单极世界”理论在美国学术界逐渐消退,世人开始以各种视角看待“多极化”的世界。这主要是由于
A.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分化与组合B.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局势不稳
C.美国失去超级大国的绝对优势D.“单极世界”理论的缺陷较多
8 . 以下与“莫斯科落日一苏联解体”这-时期的历史相符的文献是
A.《布列斯特和约》B.《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秘密报告
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条约》
2020-08-1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二战后,国际关系经过分化组合呈现出新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现代国际关系史·目录(节选)……第十九章美苏冷战的爆发

第二十章马歇尔计划和大西洋联盟第二十一章共产党"情报局”和华沙条约组织第二十二章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战争第二十三章亚洲冷战与万隆会议第二十四章东西方关系的第一次缓和第二十五章苏伊士运河事件第二十六章第二次柏林危机第二十七章古巴导弹危机第二十八章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第二十九章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戴高乐的独立外交

第三十章不结盟运动

第三十一章20世纪七十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第三十二章中东“六五”战争和“十月战争”

第三十三章中美关系的改善和越南战争的结束

第三十四章苏联入侵阿富汗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

第三十五章中导谈判和中导条约

第三十六章德国的重新统一……

——摘编自张培义、周兴春著《现代国际关系专题史》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结合上述书目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对现代国际关系史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你的理由。
10 . 如图是一幅反映当今国际关系的政治漫画一《山姆大叔的饭桌)。该漫画表明
A.冷战后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B.联合国的维和作用明显减弱
C.恐怖主义延缓了民主化进程D.大国插手导致世界局势动荡
2020-08-13更新 | 325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