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苏“冷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

比较两图,你得出的认识应该是
A.图一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B.图二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C.出于各自宣传目的,都不具有史料价值
D.只有多角度观察,才能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2 . 美国在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中起到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世界和平纲领》,即“十四点原则”。其要点为: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领海以外,无论平时或战时,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1分册

材料二   世界近代史上,大国往往直接采取武力征服领土、奴役人民、强占资源的形式,确立和维护其霸权。二战后,美国则更多地采取“借力”的方式,通过各种军事集团、条约组织构建、形成一个包围对手的网络来推行其霸权主义。美国以所谓的自由和民主为号令,并凭借各项实力,在整个西方世界极力推广其价值原则。美国政府凭借经济、军事强势不仅将其消费文化、娱乐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且将对外文化宣传置于全球战略的高度。美国各大基金会、各种民间学术机构和高等学府的对外交流活动一直是美国政府战略推行的得力助手。

——摘编自徐珍华《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三大特点》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开始推行尼克松主义。其主要内容包含:宣布减少美国驻外部队;通过军事和经济援助,使较小国家得以自卫。除此之外,还包含“五大力量中心说”,即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强大而健全,互相平衡,而不互相作对,从而形成一个稳妥的均势。在尼克松主义的影响之下,美国从越南全部撤军,打开对华关系的大门,缓和苏美关系,协调与盟国的关系。

——摘编自王杏芳、金正昆《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及美国的战略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指出“国际联盟”的宗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美国推行其“霸权主义”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
3 .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2019-01-30更新 | 2934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311日,美国参众两院最后通过了一项法案,该法案授权总统可以向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出售、转让、交换、租借或以其它方式处理任何国防物资。该法案的通过,“使美国从一个帮助别国有时超过传统中立法规范围的友好中立国变成一个十足的非交战国”。该法案使共计价值510亿美元物资抵达同盟国,其中价值314亿美元物资运达英国,价值113亿美元物资运达苏联,价值32亿美元运达法国,价值16亿美元运达中国……,由于反法西斯同盟国对美国军火、战略物资、粮食等需求量的急剧增加,美国经济出现战时繁荣,失业现象基本消失。美国垄断集团在不断扩大的军火生产中,大发横财,获得了约11501500亿美元的暴利。

——摘自王绳组《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逐渐认识到,只有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才能以积极的姿态对抗苏联共产主义。从19471951年,美国对西欧提供了133亿美元的经济援助,90%为赠予,10%为货款。各受援国纷纷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内容包括逐步取消关税壁垒、放松外汇限制,接受美国对受援国重工业的监督及其对外贸易的控制,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力等。19479月签署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逐渐发展成为包括主要国家部长组成的部长理事会,其功能介于超国家常规政府合作之间,因此,从客观方面分析,西欧走向联合,开始一体化进程是从马歇尔计划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开始的。

——夏路《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该法案的名称,指出该法案在物资分配上的特点,并简述其对美国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实施的欧洲复兴计划的特点,简要评价这一计划对西欧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2021-12-0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观念的变化取决于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以前都城布局坐西朝东,是继承过去宗法制度的礼制,以东向为尊。东汉以后都城布局改为坐北朝南,……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材料二王子今《“忠”观念研究》从历代典籍、石刻、碑文、敦煌遗书等多种史料以及民俗文化、人名、地名中发掘“忠”观念的表现及演变过程,发现秦汉专制政体的奠基导致“忠”的政治规范的定型。“早期(战国时期)政治道德形式中的某些情感因素,已经逐渐为完全由政治地位所决定的义务和责任的严格规范所代替”,“为人臣必忠”,“危身奉上日忠”。表明“忠”是对皇帝的绝对服从,“不忠”常常是君主令臣下致死的罪名。

——黄敏兰《质疑“中国古代专制说”依据何在》

材料三鸦片战争前后,中英、中美直接的文化文流开始。……dragon错译龙是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话语力量在华建构的结果。……中国不可能改变。《圣经》中对dragon是撒旦、恶魔的界定。20世纪50年代,对美国人来说,中国是恐饰与邪恶的象征。“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蔓延。2005年,法国里昂证券亚洲分部推出了一份有关中国发展的报告,其封面画不无渲染之意:中国巨龙正在吞噬地球。从报告的数据看,中国2004年已成为世界钢铁、铜、燃煤、铁矿等原料最大的消费国。

——摘编自人民网《永远的误读——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1)材料一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建筑观念?

(2)材料2的政治观念又有了怎样的变化?

(3)20世纪50年代和21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有很大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时期分析西方人形成这种观念的原因。

2018-02-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1947年,苏联科学院院士瓦尔加给苏联领导人的分析报告中说:“如果为了自身的利益,美国必须以贷款的形式向国外没有偿还能力的债务国提供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美国产品的话,那么就必须从中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结合所学判断,瓦尔加的分析报告针对的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D.柏林墙的修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