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苏“冷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
A.是美苏冷战背景下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B.直接导致德国分裂
C.体现了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的特点D.推动两极格局形成
2022-04-0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美国在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中起到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世界和平纲领》,即“十四点原则”。其要点为: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领海以外,无论平时或战时,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1分册

材料二   世界近代史上,大国往往直接采取武力征服领土、奴役人民、强占资源的形式,确立和维护其霸权。二战后,美国则更多地采取“借力”的方式,通过各种军事集团、条约组织构建、形成一个包围对手的网络来推行其霸权主义。美国以所谓的自由和民主为号令,并凭借各项实力,在整个西方世界极力推广其价值原则。美国政府凭借经济、军事强势不仅将其消费文化、娱乐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且将对外文化宣传置于全球战略的高度。美国各大基金会、各种民间学术机构和高等学府的对外交流活动一直是美国政府战略推行的得力助手。

——摘编自徐珍华《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三大特点》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开始推行尼克松主义。其主要内容包含:宣布减少美国驻外部队;通过军事和经济援助,使较小国家得以自卫。除此之外,还包含“五大力量中心说”,即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强大而健全,互相平衡,而不互相作对,从而形成一个稳妥的均势。在尼克松主义的影响之下,美国从越南全部撤军,打开对华关系的大门,缓和苏美关系,协调与盟国的关系。

——摘编自王杏芳、金正昆《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及美国的战略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指出“国际联盟”的宗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美国推行其“霸权主义”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参战各国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英国失去1/4,法国失去1/3,德国失去全部;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到1929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是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它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1919年仅各协约国对美国欠下的债务就高达100亿美元。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的论述》

材料二   美国经济在经历了战时繁荣后,面临着产能过剩带来的转型压力。……CEEC(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各国以对美贸易赤字为基础向美国提出了援助需求。

1948年对外援助法案》对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援助条件、援助方式、援助金额、监督机制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其中核心要点如下(部分)

美国在法案中要求每个受援国必须与美国签订双边协议,做出八项具体承诺。……美国还要求受援国承诺:必须为美国出于战略目的原料购买提供便利,欧洲在原材料生产提高的情况下应考虑向美国输送,欧洲国家向美国提供美国短缺的材料是换取援助的条件;受援国必须优先购买美国的农产品;……必须消除关税壁垒,以利欧美自由贸易。

——编自赵庆明、宋有为《浅析马歇尔计划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并结合所学指出一战后美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马歇尔计划出台的历史背景,并从美欧关系角度评析马歇尔计划。
2022-05-1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的政治背景是
A.二战的结束B.雅尔塔体制的确立C.美苏冷战开始D.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021-10-1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此外,像1754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工艺、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则把发明创造的精神纳入了有用的轨道。……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

——摘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引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美国在日本投掷的原子弹使远距离战胜敌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久,苏联也研制出了核弹,开启了核竞赛的危险游戏。20世纪50年代,一方面人们只在所谓的“代表战”(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进行“低强度”的战斗,另一方面美苏都加强核武器研制。1952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枚比1945年原子弹威力还强1000倍的氢弹。一年后,苏联也制造出氢弹。60年代开始研制的弹道导弹最具毁灭性。为此,美苏还上演了一起惊心动魄的事件。70年代,双方都对对方持有的近万枚弹道导弹十分忌惮,因此建立了直接联系的热线,防止灾难发生。

——摘编自【西班牙】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代表战”及“惊心动魄的事件”名称。关于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众说纷纭,浪漫主义思潮的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三与所学,从人类向“距离”挑战的角度论证此观点。
2021-07-29更新 | 161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0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6 . 美国的外援活动既受国际环境影响,也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012月中旬,英国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资金购买武器。这一情况使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种既可以帮助英国继续战斗,又不违背美国形式中立的方法,并提交给国会讨论。美国国会经过长时间辩论,于1941310日通过了《①》。该法案的正式名称为《加强美国防务法》,该法案规定:授权总统可以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军事物资,给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重要关系的国家政府。

——摘编自郝健《二战期间美国对华和对苏租借援助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二战后初期,以杜鲁门政府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开端,其后美国逐渐开展了一系列的外援活动。美国对外援助的核心目标是维护自由民主制度和国家安全,以及树立美国的“大国形象”。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援助的项目重点是以经济援助为主;而区域重点主要以西欧为主,同时根据“以点带面”的原则,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划出的一些重要战略国家。

——摘编自关春巧《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外援助体制的历史考察(1945-1952)》

材料三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政治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使美国充分认识到:“要同化独立的主权国家,光搞掠夺是不行的,还需要贷款和投资。”为了同苏联争夺战略空间,美国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到19686月底,美国对外援助总额为1335亿美元,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总额是775亿美元,占援助总额的58,其中约583亿美元是经济援助,占发展中国家受援总额的75

——摘编自刘会清《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历史考察》


(1)指出材料一中“①”法案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初期美国外援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概述这些外援活动对西欧国家产生的影响。
(3)综合材料二、三,指出美国外援活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成因。
2021-04-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所示漫画原是苏联政治漫画家叶菲莫夫于1951年创作,画中人物为美国五星上将迈克阿瑟,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该画的创作背景是
A.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峙B.美国在与苏联争霸过程中处于守势
C.冷战下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进行中D.苏联在西半球部署中程导弹
2021-04-14更新 | 34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漫画中,在美国式“合作”的背景下,英国、法国、意大利已成为“美国大衣”上的一部分,地上还堆放着写有“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的布片。该漫画意在表明马歇尔计划
A.加剧了冷战下欧洲的对立B.构建了欧洲集体安全
C.推动了冷战下西欧的合作D.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2021-03-0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9 . “对于那些担心美国的出口会急剧下降的人,还有那些相信无论有没有共产主义威胁,美国和世界的繁荣都依赖于兴旺的出口贸易的人,”这个计划都是一剂药。开出这一剂药的背景不包括
①欧洲联合的开始   ②滞胀局面的出现   ③苏联力量的壮大   ④世界大战的破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6-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临海市、乐清市、新昌县2020届高三选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战后重建经济计划在战争尚未结束前就已经开始。早在1941年8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和温斯顿丘吉尔在停泊于北大西洋的一艘战舰上戏剧性地会面,两国承诺将致力恢复世界多边交易体系来取代20世纪30年代的互惠主义。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美国和英国代表团起了主要作用,从而为两大重要国际机构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材料二   继1946—1947年异乎寻常的寒冬之后,欧洲又经历了持久的干旱。战争结束后,要解决各种物资短缺问题,只有向海外寻求商品,特别是美洲,但购买那里的商品都需要美元,而欧洲最短缺的恰恰就是美元。此外,美苏之间不断升级的冷战以及共产党在几个西欧国家的政治影响力,使得美国不得不关注西欧的政治稳定。1947年6月,马歇尔声明,如果欧洲团结起来,一致提出对援助的要求,美国将给予同情的回应。

——以上材料摘自【美】卡梅伦等《世界经济简史——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末》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在战争尚未结束前,关乎重建世界经济秩序的两个重要文献,指出调整战后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及其对西欧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